在2023年的新加坡福布斯排行榜上,華人占據了顯著的位置,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美籍華裔廖凱原,他以65億美元的財富總額位列第九,他的創業故事是一個結合了科技創新、商業洞察力和教育情懷的傳奇。

廖凱原發家史總覽
廖凱原出生於中國台灣,成長於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對計算機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8年,他前往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在1980年獲得了計算機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涉及語音識別技術,這為他後來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畢業後,廖凱原在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工作,包括蘋果(Apple)和SGI(Silicon Graphics)。在蘋果,他擔任語音識別團隊的負責人,而在SGI,他則負責研發工作。這些經歷讓他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商業經驗。
1998年,廖凱原加入微軟,並創辦了微軟亞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這是他在科技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他的領導下,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為了全球最頂尖的研究機構之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研人才,並取得了多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2005年,廖凱原被谷歌公司任命為谷歌大中華區總裁。他負責谷歌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拓展,包括搜索、廣告和移動業務。儘管谷歌在中國面臨了監管挑戰和市場競爭,但廖凱原在這一職位上的表現仍然贏得了業界的尊重。
2009年,廖凱原離開谷歌,創辦了創新工場。創新工場的成立標誌著他正式踏入創業投資領域,創新工場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提供創業輔導、市場推廣等多方面的幫助,旨在孵化出一批有潛力的科技創業公司。
涉及多領域的投資家
在廖凱原的帶領下,創新工場投資了包括摩拜單車、知乎、快手、VIPKID等在內的多家知名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在中國乃至全球科技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創新工場還成立了人工智慧工程院,專注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廖凱原不僅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他還積極參與社會和教育事務。他通過演講、撰寫書籍、開設在線課程等方式,普及人工智慧知識,分享職業規劃建議,影響了無數年輕人。他的書籍《人工智慧:未來簡史》和《AI·未來》等,都是暢銷書,為公眾提供了關於人工智慧的深入洞察。
廖凱原的創業故事是一個從科學家到企業家,再到創業導師的轉變。他的經歷不僅體現了個人職業生涯的輝煌,也見證了中國乃至全球科技行業的發展。廖凱原以其卓越的領導力和深遠的影響力,成為了當代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傑出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