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的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揭示了全球金融版圖的變化。

新加坡在本次排名中穩守第四位,而香港則憑藉強勁表現升至第三位,這是其自2020年以來首次超越新加坡。
紐約和倫敦繼續占據前兩位,顯示出它們在全球金融領域的穩固地位。

核心結果

領先中心

紐約繼續穩居榜首。
倫敦緊隨其後,作為歷史悠久的國際金融中心,其地位依然穩固。
香港表現搶眼,成功超越新加坡,重返第三名的位置,顯示出其金融市場的強勁復甦勢頭。
舊金山保持第五,而芝加哥和洛杉磯則分別上升至第六和第七位,上海則滑落至第八位。
深圳和法蘭克福位列前十,進一步鞏固了亞洲和歐洲的金融地位。
西歐地區

倫敦在全球排名第二,同時在西歐地區遙遙領先。
儘管西歐地區整體評分略有下降(超過1%),但仍有七個城市躋身前20名。
都柏林、盧加諾、澤西島、根西島和曼島等城市的排名上升顯著,顯示出該地區金融中心的多樣性和活力。
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共有七個城市進入全球前20名,整體評分下降0.56%。
儘管雪梨、南京和天津等城市排名下降較多,但吉隆坡成為該地區唯一排名上升超過10位的城市。


亞洲金融中心的穩定性與韌性並存,繼續在全球金融版圖中占據重要位置。
北美地區
紐約、舊金山、芝加哥和洛杉磯穩居前十,華盛頓特區也躋身前20名。
該地區金融中心平均評分下降0.38%,但蒙特婁的排名上升了六位,成為該地區表現最突出的城市。

東歐與中亞地區

阿斯塔納繼續領跑該地區,排名上升至第62位。
阿拉木圖超越塔林,成為該地區第二大城市。
該地區金融中心平均評分變化不大,僅下降0.13%,顯示出相對穩定的態勢。
中東與非洲地區
杜拜和阿布達比繼續在該地區保持領先地位,杜拜排名上升至第16位。

特拉維夫穩居非洲領先金融中心第三,卡薩布蘭卡作為非洲領先金融中心排名第四。

該地區金融中心平均評分僅下降0.01%,顯示出較強的抗跌能力。利雅得和多哈在GFCI 35中的下滑趨勢得到逆轉,均上升超過20位。科威特城也上升了11位。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
百慕達在該地區表現突出,排名大幅上升27位至首位。蓋曼群島和聖保羅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巴哈馬排名上升八位。

該地區成為全球唯一平均評分上升的地區(0.65%),顯示出其金融市場的積極變化和發展潛力。
金融科技(FinTech)排名亮點
在金融科技領域,紐約繼續領跑全球,倫敦緊隨其後。
深圳則超越舊金山,以微弱優勢奪得第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華盛頓特區、洛杉磯、芝加哥、新加坡和首爾均進入前十名,而上海則滑落至第15位。
金融科技排名的變化反映了各城市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和創新能力的差異。
新加坡金融實力穩健
新加坡在本次GFCI排名中雖然下降了一個名次,但其747分的得分依然彰顯了其強大的金融實力和競爭力。

作為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新加坡以其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高效的金融市場和開放的投資環境,持續吸引著全球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目光。
新加坡政府也一直致力於推動金融創新和金融科技的發展,以保持其在全球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
問卷調查

在GFCI(全球金融中心的一個評價指標)的調查里,大家被問到未來兩三年哪些金融地方會發展得很好。
結果發現,人們最常提到的15個金融地方中,有6個在亞太地區,還有6個在中東和非洲地區。
這說明未來這些年,亞太地區和中東非洲的金融地方都有可能有很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