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個全球人均彩票消費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年長者的彩票購買行為和中獎後的消費模式引起了廣泛關注。一項名為《探討彩票中獎方式對收入衝擊的消費反應:面向新加坡年長者》的研究揭示了新加坡年長者在彩票消費和獎金使用上的獨特趨勢。

該研究由新加坡管理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幸福老齡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成勛和韓國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高康革聯合開展。研究團隊依據2017年和2018年的新加坡生活與健康研究數據,分析了3500多戶家庭中6212名50歲至70歲本地受訪者的彩票信息。
研究發現,58.9%的受訪年長者在過去12個月中購買過彩票,平均花費為2278元。其中51%的受訪者表示曾贏得獎金,平均金額為1090元。儘管獎金金額分布不均,中位數獎金為250元,但仍有一半的中獎者在12個月內花掉了近一半的獎金,主要用於購買食品、衣物等非耐用品。

研究還發現,年長者中獎後的消費行為存在顯著差異。一些中獎者選擇將獎金用於即時提升生活質量的非耐用品消費,而較富裕的中獎者則傾向於將獎金儲蓄起來,用於未來的醫療和養老等長期需求,顯示出對未來財務安全和健康保障的謹慎考慮。
此外,研究還探討了政府公共轉移支付對消費模式的影響。結果顯示,當支付款項被標記為「現金」時,年長者會謹慎處理,多數會選擇儲蓄。然而,針對性的措施如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重新探索新加坡禮券(SingapoRediscovers)以及保健儲蓄填補(MediSave Top-up)等,能夠有效刺激特定領域的消費。

金成勛建議政策制定者在設計福利轉移支付方案時,應考慮到老年人面對突發收入時的謹慎態度,以實現年長者福利的最大化提升。這項研究為理解新加坡年長者在彩票消費和獎金使用上的行為提供了寶貴的見解,並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