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Lee Kuan Yew)被問及他希望如何被歷史銘記時,他以慣有的風格回答說,到那時他已經死了,這對他來說無關緊要。
廉潔、任人唯賢、例外主義、領導力、對世界開放、多種族主義...這一長串的答案,新加坡從幾十年前李光耀領導的國家發展而來足以證明他的豐功偉績。

圖片:CNA
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的國父,也是中國的老朋友,他與中國的領導人有著深厚的友誼和合作,為中新關係和中國的改革開放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紀念他百年誕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與深圳衛視聯合製作了一部紀錄片《李光耀與中國改革開放》,展現了他對中新關係的貢獻和影響。
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堅定支持者和親密夥伴
李光耀先生曾經出訪中國33次,與中國五任最高領導人會面,為中新友好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不僅見證了中國的發展變化,也積極推動了新加坡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他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魅力正在於——了解中國、尊重中國。
李光耀先生與中國的關係可以追溯到1976年,作為新加坡總理首次訪問中國,他在北京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會見時說,新加坡支持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也支持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新加坡願意向中國提供一些經驗和幫助,但不會強加於人,也不會幹涉中國自己選擇的道路。

圖片:雅虎
1978年,李光耀先生再次訪問中國,這次他遇到了鄧小平,兩人像久未逢面的摯友一般親切交談,並共同奏響了中新合作的新篇章,開啟了互利共贏合作的大門,這讓人想起李光耀與鄧小平首次會面的一個小故事:
1978年11月12日,鄧小平應邀訪問新加坡,會見前,李光耀想到此前訪華時曾經看到過人民大會堂里擺放著痰盂,所以特地安排放置一個痰盂在鄧小平的座位旁。李光耀還了解到鄧小平有抽菸的習慣,雖然新加坡總統府有規定,空調房間裡嚴禁抽菸,但還是特地在顯眼的地方為鄧小平擺放了菸灰缸。晚餐時,李光耀請鄧小平儘管抽菸,但整個晚上鄧小平既沒有抽菸,也沒有用痰盂,因為鄧小平也看過報道,知道李光耀對煙味敏感。
這個故事的確顯得相對平淡,但恰恰是這個故事,蘊藏著中新交往的底色——彼此了解與相互尊重。
自此以後,李光耀先生與中國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不僅見證了中國的發展變化,也積極推動了新加坡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廣州知識城等中新合作項目,都是李光耀先生的智慧結晶。
李光耀先生還藉助自己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向西方國家介紹和解釋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理念,為增進中國與世界的溝通和理解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和媒體上闡述了他對中國的看法和評價,他認為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有著自己特色和價值觀、有著自己目標和願景的國家,不能用西方的標準和模式來衡量和評判。他也呼籲西方國家尊重和接受中國的崛起和發展,並與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親眼見證李光耀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用時一年製作完成,採訪了50多名親歷者,其中有年近百歲的老人,拍攝素材時長超過5000分鐘,經過精心剪輯和打磨,最終呈現出一部45分鐘的精彩作品。
這些採訪反映了李光耀先生個人方面的不同側面,讓我們更加了解這位新加坡國父的真實性格和情感,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領導人,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他令人生畏、敏銳且犀利
81歲的退休警官諾丁·阿卜杜勒·拉赫曼(Noordin Abdul Rahman)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保鏢,經常陪他乘車,他記得李先生「令人生畏」,他的「眼睛很敏銳」,提問也很犀利。
諾丁先生在1967年至1975年期間為李光耀服務,他近距離目睹了李光耀在1965年從馬來西亞分離後,作為一名年輕的總理,他是如何將新加坡塑造成一個繁榮的、開拓性的國家。
「他對不得不離開馬來西亞感到非常失望,然後他似乎更加堅定和迫不及待地確保新加坡是一個成功的故事,」他說,「所以,所有的官員,所有的公務員,在履行職責時都非常小心,因為他們不想犯錯誤。李先生幾乎從不「下班」,甚至會利用個人時間參觀關鍵基礎設施項目,例如新屋苑。

圖片:CNA
他嚴格而自律
李光耀先生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健身愛好者。他有著非常嚴格的鍛鍊習慣,無論天氣如何,都會堅持每天下班後進行運動。他的保鏢之一,卡魯皮亞·坎達薩米先生,曾經親眼見過李光耀先生的自律精神,他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他每天下班後,不管是雨天、晴天還是雷電交加,他都要去做正常的鍛鍊,他是一個如此自律的人,我向他致敬!」坎達薩米先生說,他曾經為李光耀先生擔任了二十年的私人保安人員。
他嚴謹而勤奮
資深記者張業成先生在採訪中說,李光耀先生是一個「連續事實核查員」,他總是對新聞報道和數據進行仔細的審查和質疑,不容許任何錯誤或失實。李光耀先生對記者們非常嚴厲,但也非常尊重,他會給予他們指導和鼓勵。張先生曾經擔任《海峽時報》總編輯,與李光耀先生有著多年的交往。
前GIC集團首席投資官黃國松先生在採訪中說,李光耀先生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勤奮、非常有遠見」的人,他對金融市場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也對GIC的工作有著高度的關注和支持。黃先生曾經與李光耀先生共事多年,負責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

圖片:雅虎
前總統候選人吳作棟先生在採訪中說,李光耀先生雖然「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但他也有非常富有同情心的一面,我的妻子患上癌症時,李光耀先生曾給她發了一條支持信息鼓勵她。吳先生曾經是李光耀先生的內閣部長,也是他的親密朋友。
他令人敬佩和感激
丹戎巴葛草根領導人賈吉特·辛格先生在採訪中說,李光耀先生是一個「精彩」的人物,即使作為照顧國家的總理,他也能夠專注於普通人的問題和需求。他對每一個新加坡人的生活質量和福利都有著深切的關心和責任感,他對當地發生的事情感興趣,只要能讓普通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對這個國家有更好的利益。
辛格先生還回憶了一次他與李光耀先生的交流,當時李光耀先生問他為什麼要參與草根組織?辛格先生說,他是因為受到李光耀先生的激勵和影響,才決定為社區服務。李光耀先生給了他一個讚許的微笑,並鼓勵他繼續努力。
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李光耀先生不僅是一個偉大的領導人,也是一個有情有義、有愛有責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動和言語,影響和啟發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加坡人。

圖片:雅虎
李光耀先生曾經說過:「我不是一個英雄或者聖人。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在特殊的時代做出特殊的事情。」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東南亞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新加坡奇蹟,也在中國改革開放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