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平台人員法令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8000名平台工作者選擇額外繳納公積金。今年9月,國會通過了平台人員法案,規定1995年1月1日後出生的平台工作者必須額外繳納公積金,而1995年1月1日前出生的平台工作者則可選擇是否額外繳納。自11月1日起,平台工作者已可在公積金網站自願提交申請,一旦選擇加入,將無法更改決定。

人力部在12月17日發布的媒體資料中公布了選擇額外繳納公積金的平台工作者的最新人數。
《2024年勞動力報告》預估數據顯示,本地平台工作者數量今年達到6萬7600人,其中30歲以下的占5.4%,意味著超過九成的平台工作者可以選擇是否額外繳納公積金。本地平台工作者整體年齡偏高,50歲以上的占近七成。
人力部表示,一直與全國職工總會合作,鼓勵平台工作者儘早選擇額外繳納公積金,以增加公積金儲蓄並從複利中獲益,滿足住房和退休需求。低收入平台工作者選擇額外繳納公積金,將受益於加強版平台人員公積金過渡援助計劃,補助金額相當於2025年的個人公積金繳交額。

新法令下,平台工作者在三方面獲得更好的保護:通過繳納公積金獲得住房和退休保障、獲得工傷的經濟補償,以及法律代表框架。未選擇加入的年長平台工作者須繼續繳納個人公積金保健儲蓄戶頭繳交額,且不會獲得平台運營商的公積金繳款份額。
平台運營商將從平台工作者的收入中扣除公積金繳款,並每月將所有平台工作者的公積金繳款(包括未選擇加入者的保健儲蓄繳款)交給公積金局。 人力部的媒體資料還提到,平台運營商必須通過人力部網站上的表格通知當局運營商的身份。
此前,公司可使用人力部網站上的自我評估清單,確認是否為平台運營商。2025年1月1日前已通知人力部的公司,不必再次通知。平台運營商名單將在人力部網站上公布。
例如,胡景松(44歲)全職駕駛德士已超過八年,11月從公司康福德高集團得知新法令的消息後,馬上申請繳交額外公積金。他表示,德士司機作為自僱人士,未來收入情況不確定,額外繳交公積金能積少成多,多少會可幫補日後開銷,特別是醫藥費和退休金。
人力部還指出,在工傷賠償法令(Work Injury Compensation Act,簡稱WICA)下,平台運營商必須為平台工作者提供與職員同等保障水平的工傷賠償保險。如果在取貨或送貨時受傷,平台工作者可將事故通知平台運營商,以申索工傷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