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法之徒通過聊天應用, 繼續向獅城消費者兜售電子菸。(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自2018年全面禁止電子菸,在新加坡因持有或使用電子菸而被捕的人數逐年增加,當中被轉介到衛生科學局受調查的學生更是激增。受訪教育工作者表示,若想幫助青少年遠離電子菸,打罵方式已不管用,須耐心引導。
《聯合早報》報道,根據衛生部和衛生科學局早前聯合發布的文告,新加坡在去年有7838人因持有或使用電子菸被捕,創下歷來新高,比2020年的1266人多五倍。
儘管進口、分銷或銷售電子菸在新加坡屬違法行為,買賣電子菸的行為並沒有因此停息。媒體在網上搜索時,仍看到不少向消費者售賣電子菸的群組,肆無忌憚地與任何來者進行交易。
按照新加坡現有法令,凡購買、吸食或持有電子菸者,包括學校和高等學府的學生,初犯會轉介給衛生科學局,並面對高達2000元的罰款。
值得關注的是,因吸電子菸被轉介到衛生科學局的學生,從2020年以前的少過50人,到2022年大漲到約800人,從小學生到高等學府學生都有。

受訪教育工作者指,青少年吸電子菸不光是跟風,更大的可能是心理缺陷。(取自早報網)
據了解,被轉介的學生都是屢勸不改者,而從今年3月起,初犯者將直接轉介衛生科學局,並可能施以罰款。
重症監護及呼吸科顧問醫生黃俊雄受訪時表示,醫學界目前對電子菸能造成的健康問題理解有限,尚無法明確斷定它對年輕使用者的危害。
「可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長期使用電子菸和吸食香菸一樣,會提高患上癌症、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教育中心創辦人林韋亦則認為,若想要幫助青少年遠離電子菸,須舉全村之力,身邊長輩的正確引導不可少。
「孩子們吸電子菸也許因為缺乏身邊大人的認可,或者想得到大家的關注。家長若認為打罵孩子就能糾正問題,這只會帶來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