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4月22日為第14屆國際教學專業峰會主持開幕,致辭時說,面對科技發展、全球環境更分化等趨勢,新加坡要致力於培養學生成為創造者、連接者和終生學習者。要實現這些目標,教育工作者須深入了解適合不同能力和年齡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這包括善用教育科技來輔助教學,並通過合適的評估方式來幫助學生髮掘他們的強項和興趣,找出適合他們的升學途徑。在海量信息的科技時代,教育工作者也須培養學生具備「提煉、辨識和發掘」信息的能力,並負責任地使用科技。
其次,良好的社交情緒管理和穩定的家庭環境也至關重要,因此教師須引導年輕人面對現實與虛擬世界,但不應過度保護,或過多地為他們規劃,以免剝奪他們學習面對挑戰和成長的機會。
第三,新加坡須建立一個有利於終生學習的生態環境,並結合企業對未來技能的需求,通過大專學府培訓協助學生掌握所需的技能。
陳振聲強調,在迎接教育持續發展的同時,繼續確保教學團隊的素質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教學隊伍的質量是教育成效的最關鍵要素。如果社會不珍惜並尊重我們的教師,我們就無法吸引、留住或壯大教學團隊。對教師的尊重,甚至比金錢和工作環境等因素更為重要。繼續重視教師,照顧他們的需要,讓他們能有效地照顧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