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營造更安靜宜居環境
新加坡環境局推出
為期兩年的建築減音創新基金
協助建築業者購買
租借器材或採納創新方式減少施工噪音
每個項目可資助頂限為30萬元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下個月推出總額200萬新幣的新基金,進一步鼓勵建築公司採用降低噪音的器材,以營造更安靜和宜居的環境。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推出為期兩年的建築減音創新基金,取代即將在本月31日到期的建築減音基金,協助建築業者購買、租借器材或採納創新方式減少施工噪音,讓附近居民享有較安靜的居住環境。

新加坡本地建築業者可從4月1日起申請新基金,每個項目可資助的頂限為30萬新幣。與現有框架不同,購買降低打樁和拆除噪音器材的公司,可另外申請資助,少於20萬新幣的減音器材可獲得最多8萬新幣資助,而超過50萬新幣的器材則可獲得最多30萬新幣資助,條件是這些減音器材產生的噪音必須比一般器材的噪音少10分貝。

租借打樁、拆除或一般工程的減音器材,也可獲得9000元新幣至5萬新幣不等的資助。
截至上月底,現有的建築減音基金共批准126項申請,撥出了510萬新幣給112個工地。預計現有基金到期時,撥款數額將達到750萬新幣。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局長陳明銳說:「在地少人稠的城市化國家如新加坡,建築噪音往往對公眾造成困擾。針對較吵雜的建築工程如拆除和打樁,建築減音創新基金提供了更高的器材資助。」
新加坡環境局與新加坡建築商公會昨天聯辦分享會,邀請200多名建築、器材供應、專業工程服務和噪音諮詢業者以及相關公共機構前往了解新基金的詳情。
成本高了解少
是業界卻步主因
受訪業界人士指減音器材的成本高、業者沒有相關知識和投入人手學習新器材,是業界不願採用減音器材的主因。
中國建築(南洋)發展有限公司高級項目經理潘世傑在分享會上指出,使用噪音較小的液壓破碎錘,平均每個地樁的成本為230元新幣,而一般破碎錘則為175元新幣,但是液壓破碎錘的打樁速度比一般破碎錘快上兩倍。
潘世傑受訪時說:「液壓破碎錘的噪音顯著減少,不僅塵灰較少,也更安全,這種破碎錘一般要價3萬新幣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