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訊)來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委託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6%受訪者以收入來區分「高級」和「低級」的國人,而去峇厘島、香港、曼谷旅行,以及唱卡拉OK等都跟低階級掛鉤。
這項名為「車子、公寓和菜飯」的調查日前公開結果。這份2月進行的調查收集了538名各年齡層國人對於高階級和低階級社會地位的定義與看法。
就如何區分高低階級,66%的受訪者認為收入與職業是評定標準,但對於要月賺多少才算高階級則有很大歧義。有者覺得月入5000元(1萬5000令吉),有者則定義為月入8萬3000(24萬9000令吉)元以上,中位數為1萬5000元(4萬5000令吉)。
至於低階級的薪資定義歧義性較小,有者認為是少過千元,有的則指是3000至5000元(9000至1萬5000令吉)),中位數則為2000元(6000令吉)。

你是高級人嗎?
指「高級人」與社會脫節
有公眾對「高級人」持負評,指他們與社會脫節,處在象牙塔中,並批是廢物。
受訪者在問卷調查中是以開放式作答,而在論及「高級人」和「低級人」的評論時,與前者掛鉤的負面評論不會太多,後者則較多。這顯示整體而言「仇富」情緒不高。
論及高等人的負面評價,有人這麼說:「高傲。開名車、住公寓、戴勞力士。自命不凡。」
也有人提到高階級人士在自己的象牙塔內走不出去,跟現實社會脫節,而且無法理解其他人為何不能跟他們在周末時到漂亮的咖啡廳喝茶。
此外,還有受訪者這麼看高等人:「18歲卻有車。專門到高級餐廳吃飯。每天在Instagram上秀『戰利品』。基本上是個廢物。」

有受訪者將唱卡拉OK視為與低階級有關的消遣活動之一。(檔案照)
高階級者跟「房屋」掛鉤
43%受訪者也提到房屋可視為評定階級標準,而高階級者往往跟有地私宅和公寓掛鉤,是第二大指標。
其他被舉出的階級指標包括度假能力和休閒活動,14%受訪者認為可視為指標。和低社會階級掛鉤的國人旅遊地點包括新山、曼谷、香港、峇厘島等。至於高階級者的「高尚旅遊地點」則包括歐洲、日本及非洲等。
此外,休閒嗜好如高爾夫球常與高階級產生聯想,而被視為與低階級有關的消遣活動則包括在家看電視、去咖啡店還有唱卡拉OK。
假貨充斥市場 LV Gucci「高級」「低級」皆掛鉤
LV和Gucci和「高級」與「低級」皆掛鉤,顯示假貨充斥市場已造成影響。
很多受訪者都將名牌產品跟階級掛鉤,但有趣的是高檔品牌如LV和Gucci,卻同時被不同受訪者列入高級和低級的代表。研究報告就指出,作為高端消費品牌出現在低階級評價中,或顯示市面上充斥大量贗品,影響了品牌的奢華形象。
像Grab和服裝品牌Uniqlo也同時出現在這兩個階級。以Grab來說,視之為高級品的一般為較年輕的Z時代(約20歲的青年),而30多歲以上者則將之與低級掛鉤,相信跟隨著年齡增長有購車能力有關。
另外,到博彩公司下注買萬字票和多多,也被不少受訪者列為低層次,或和期待一夜致富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