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水是新加坡著名的歷史文化保留區。廣義上的牛車水除了鄧波街、寶塔街等過去遊客雲集的熱鬧街市外,還涵蓋了水車路、武吉巴梳、丹戎巴葛和直落亞逸四個小區。
牛車水是以華人為主的多元文化社區,其歷史幾乎和新加坡開埠史一樣長。這裡保留了好幾代人的記憶,漫步在牛車水百年老街,隨便叩開街邊一家店屋,都仿佛能聽見裡面迴蕩出的一長串歷史故事。近幾十年近乎脫胎換骨的翻新改造,去除了昔日的斑駁,也消隱了許多被遺忘的往事。這裡南洋風格鮮明的戰前建築和多元族群混居的文化生態和市井風情,深深地讓我著迷,多年來不間斷地捕捉各種動人的瞬間。
這組照片拍攝期前後跨越大約三年,既有疫情前的陽光動感,亦有疫情中的灰暗低沉。人生百態,浮浮沉沉。特別令人感觸的是2020年冠病疫情暴發,從阻斷隔離措施生效到逐漸進入解封第三階段,曾經門庭若市的牛車水突然間海外遊客銳減,不少商家暫時關閉。現在進入解封第二階段,人人依然戴著口罩,彼此保持著安全距離。
即便疫情期間,你若細心觀察,會發現牛車水依然保持韌性和活力。我期盼著牛車水完全恢復正常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身著紗麗的印族婦女走過紅頭巾壁畫。(攝於疫情前)

疫情期間,香客在佛牙寺外上香。

曾經人潮熙熙攘攘的跳蚤市場,2018年走入歷史。

抬著香蕉拜神用。(攝於疫情前)

牛車水廣場是樂齡人士聚會聊天的好場所。老人家,你們還好嗎?打疫苗了嗎?(攝於疫情前)

正午烈日下小憩。(攝於疫情前)

來,乾杯!(攝於疫情前)

壁畫中人認真演戲看戲,現實中人認真「做戲」,在炎日下「買」冰淇淋。

位於恭錫街的拉延西迪維那雅加印度廟已有近百年歷史。(攝於疫情前)

偶爾出現的遊客,走過曾經熱鬧的牛車水廣場。

解封第三階段,人們依然戴著口罩防疫。

疫情中仍有少量遊客來牛車水走走。

生意清淡的路邊攤,期盼著早日恢復往日門庭若市的光景。

路邊一張寂寞的椅子。

前街店面關閉,後巷就空蕩蕩了。
作者:子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