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受到越來越多全球高凈值人士青睞,一項最新調查預計,今年會有2800名百萬富翁從全球各地遷移來新加坡。
本地截至去年底約有700個家族辦公室(簡稱家辦),較2020年底的約400個,數量增加七成以上。

財富研究公司Henley & Partners一份報告指出,因戰爭或政策變動等原因,大量富裕人士將遷移到其他地區,其中預計有2800名百萬富翁今年將遷移到新加坡。
報告說:「新加坡作為亞洲主要財富管理中心,繼續吸引著百萬富翁,預計凈流入的富翁達2800人,相比2019年的1500人,多出87%。」

根據高緯環球發布的「亞太區域總部」報告,新加坡由於良好的企業經商和監管環境成為跨國企業設立區域總部最具吸引力的國家。
共有4200家企業,設立區域總部在新加坡。其中三分之一的財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
這其中,像比如富豪如英國的戴森(Dyson)、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對沖基金億萬富翁達利歐(Ray Dalio),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以及海底撈聯合創辦人舒萍等,都在本地設立家族辦公室。
據金管局估計,截至2020年底本地大約有400個家辦,2021年底家辦數量增至700個。
家族辦公室主要是企業家族或高凈值人士設立的公司,集中管理家族財富、投資和傳承規劃。正如近年中國三大科技巨頭,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和騰訊也紛紛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

強大的吸引力?良好的創業環境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馬宣仁曾說:「戴森的擴展計劃凸顯了它對新加坡的信心,也顯示出新加坡作為一個研發新科技和新產品的地點,具備了吸引力。"
新加坡有著享譽全球的高端人才、熟練勞動力和生產潛能。新加坡是位於亞洲的全球服務樞紐,不僅擁有世界一流的連通性和絕佳的基礎設施,也擁有大量擁有高技能的熟練勞動力。
除了跟中國大陸有相近的人文環境,新加坡還為赴新加坡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環境。新加坡不僅為企業提供稅收優惠,還建立完善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扶持創業公司的發展。

從過去的幾年來看,新加坡初創公司的光景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據新加坡企業創業和全球創新聯盟的主管Jonathan Lim表示,該地區的科技初創公司已經由2012年的3400家,在2017年增長到了4000家。早在90年代末期,新加坡就成為了初創公司的重要發展中心。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新規出台
2022年4月11日,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宣布了由家族辦公室直接管理的資金符合第13O條和第13U條稅收豁免計劃的更新條款。
新規下,投資門檻提高。從2022年4月18日(含)起,向MAS提交的所有由家族辦公室(無論是受豁免為家庭管理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或是被同一個家族成員所控制的家族辦公室)直接管理或建議的基金的申請,都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更新條件以符合 13O / 13U 稅收優惠計劃的資格。
13O 政策調整
申請門檻調整
13O申請門檻調整為1000萬新幣,並在兩年內資產管理規模增加到2000萬新幣。
(原政策為 500萬新幣門檻,無資產規模增加要求)
泓湖百世解讀:資產管理規模包括申請人存放於新加坡私人銀行帳戶內的存款及金融投資,以及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各種股權投資。
投資管理人員最低標準增加
新政要求家族辦公室須至少僱傭兩位投資管理人員,可以是家族成員,也可以是非家族成員。如果在申請時只有一位投資管理人員,需要在一年內達到兩位投資管理人員的僱傭標準。
(原政策為至少需要僱傭一位投資管理人員)
僱傭的投資管理人員若非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工作準證持有者,可以在架構搭建時同步申請新加坡工作準證(EP),即新政策可搭配至少兩個EP名額。
家族辦公室最低花費門檻提高
新政要求13O結構的每年花費標準如下:在5000萬新幣資產管理規模以下時為20萬新幣,5000萬-1億新幣時為50萬新幣,在1億新幣以上時為100萬新幣。
(原政策花費要求為20萬新幣)
新政策在13O結構管理規模增加的情況下,對基金公司每年花費有新增額度要求。隨著管理規模增加,每年固定支出也需要相應增加。
基金公司投資範圍限制
新政要求至少10%(或者1000萬新幣,取二者之間低者)的家族辦公室資金需要投資在新加坡本地的投資產品,包含:
A)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GX)的證券
B)新加坡特定的債券
C)由新加坡本地的合格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
D)新加坡本地實體企業或者初創公司的股權
(原政策無新加坡本地投資產品要求)
新政策對基金公司資金的投資範圍做出了進一步約束,若家族基金的管理規模低於1億新幣,至少10%的資金需要投資於新加坡本地產品;若家族基金的管理規模超過1億新幣,至少1000萬新幣的資金需要投資於新加坡本地產品。
13U 政策調整
13U申請門檻5000萬保持不變
投資管理人員需包括家族外成員
新政要求13U架構下的家族辦公室至少需要僱傭三位投資管理人員,如果在申請時無法滿足,需要在1年內滿足三位投資管理人員的要求,同時其中一位投資管理人員必須是非家族成員。
(原政策無非家族成員僱傭要求)
家族辦公室最低花費門檻提高
新政要求13O結構的每年花費標準如下:1億新幣以下時為50萬新幣,在1億新幣以上時為100萬新幣。
(原政策花費要求為20萬新幣)
基金公司投資範圍限制
至少10%(或者1000萬新幣)的家族辦公室資金需要投資在新加坡本地的投資產品,包含:
A)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GX)的證券
B)新加坡特定的債券
C)由新加坡本地的合格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
D)新加坡本地實體企業或者初創公司的股權
(原政策無新加坡本地投資產品要求)
新政策對基金公司資金的投資範圍做出了進一步約束,若家族基金的管理規模低於1億新幣,至少10%的資金需要投資於新加坡本地產品;若家族基金的管理規模超過1億新幣,至少1000萬新幣的資金需要投資於新加坡本地產品。
社會穩定、教育先進、醫療優越、居民生活無憂、擁屋率超90%、食品安全、環境優美……新加坡在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利度、公共安全度等方面遙遙領先,多次被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新加坡作為非全球性徵稅國家,以低稅聞名全球,海外資產不徵稅、無資本利得稅、無遺產稅,加上新加坡整體政治局勢穩定,金融環境穩定,成為了近年全球高凈值客戶移民及合理規劃稅務居民身份的熱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