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在家,見租客房間失火,救火不果的三人倉皇逃生,妻子只來得及搶救重要文件,以及抱著聖母瑪利亞像逃出火場。
這起火患發生在前晚約8時20分,地點在大巴窯8巷第222座組屋三樓的單位。
《新明日報》接獲讀者通報後趕往現場,當時民防人員仍在進行灌救,火勢幾近被撲滅,組屋樓下滿地玻璃碎片,數十居民被疏散到樓下。

三樓單位失火,火舌冒出窗外。(視頻截圖)
事發後,失火單位女屋主諾麗達(58歲,小販)受訪時仍心有餘悸,她指當時與丈夫在客廳看電視,18歲兒子在房間裡,突然見到女租客的房內有火光閃過,打開門發現床邊已著火。
「我們三人趕緊拿水桶滅火,但火勢越來越大,只好放棄救火,立刻逃生。」
當時情況緊急,她稱只來得及拿走放在客廳桌上的護照,以及抱走聖母瑪利亞像,其他東西都來不及帶走。

女屋主諾麗達及時拿著聖母瑪利亞像逃出來。
「我對面只有一個單位,所以也連忙敲門通知鄰居逃下樓。」
她指家裡住有6人,包括她和丈夫、一對兒女、女傭與女租客,事發時只有3人在家。
不願透露姓名的女租客受訪說,接到屋主通知,才知房間失火。「我出門前已拔下所有插頭,也不知為何會發生火患。」
民防部隊前晚面子書發貼文說,使用兩支水槍滅火,當局與警方協助疏散約50人,一些居民則在之前已自行疏散。失火原因還在調查中。

失火單位付諸一炬,窗口鐵框也被燒毀。
警員背老翁下樓
警員背著八旬老翁、兩好心女居民扶著他的九旬老伴,從八樓疏散到樓下。
陳先生(50歲,工地主管)透露,當時他才剛駕車出門5分鐘,就接到父親來電指組屋失火,他趕緊折返回家。
「我回到家時,發現81歲父親與93歲母親已在樓下,才放下心中大石。」
他指父母年事已高,需以輪椅代步,當時警員挨家挨戶敲門讓居民疏散時,發現他父母仍在家裡,於是警員背著父親下樓,另有兩好心女街坊就扶著母親下樓,非常感激他們。
老舊電線短路 引起火患
組屋屋齡已40年,不少居民已更換老舊電線。
疏散到樓下的居民楊先生(74歲)透露,這座組屋已有40年屋齡,他也是第一代屋主,最常遇到的問題是電梯發生故障。
另一女居民在發生火患時,家裡電源被中斷,只好帶著三歲孫子與大伯疏散到樓下。
也是住了40年的她說,10年前家裡裝修時,有更換電線;樓下雜貨店經營了25年,業者卓先生稱5年前也更換了所有電線。
對此,裝修同業商聯會會長陳錦龍博士受訪說,一般屋主在每隔5到10年,應尋找合法的裝修商,嚴格進行電線檢查,以策安全。
他也不排除一些老舊失修電線如遇到短路,或會引起火患。
女屋主透露,上周技工稱電線老舊要更換,不排除因而引發火患。
諾麗達說,她與家人住在這裡已有19年,首次經歷火患。
她透露,上周租客房間因電燈時亮時不亮,就找來技工檢查,對方一度提到屋裡電線已老舊,最好儘快更換,因此她懷疑這次失火可能這有關。
碧山—大巴窯集選區議員安迪昨晚也到場了解情況。他受訪時說,失火單位居民會被安排到臨時住處,屋內沒人受傷,有一人因吸入濃煙送院觀察。
兩人吸入濃煙 一人送院
民防部隊表示,有兩人吸入濃煙,一人拒絕送院,另一人被送去中央醫院。
據了解,吸入濃煙的是樓上居民。雜貨店業者卓先生(51歲)指出,當時也看到一名中年女居民在樓下接受醫護人員檢查。住在失火單位對面的王女士指出,當時她在家睡覺,剛回到家的租客發現對面單位失火,猛敲她的房門,自己才被驚醒。
另外,民防部隊受詢時說,在預防措施下,一名民防人員尋求醫療援助,經過醫護人員評估後無需送院。該人員休息15分鐘後,繼續參與救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