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鎖餐廳「德克薩斯客棧」(Texas Roadhouse)的創始人和CEO肯特·泰勒,近日因難忍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困擾而自殺。
據美聯社報道,泰勒的家人和公司在3月21日發布聲明證實了他的死訊。聲明中提到,「在與包括嚴重耳鳴在內的新冠後遺症進行鬥爭後,肯特·泰勒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並補充稱「最近數日大大加劇的痛苦令泰勒難以忍受」。
對此,有專家表示,新冠病毒會加劇耳鳴問題。
泰勒在1993年開設第一家餐廳,其公司目前在美國49個州和另外的10個國家和地區經營著超過600家餐廳。

隨著人類對新冠病毒的深入了解,最讓人擔心的已經不是確診數字,而是全世界各地開始湧現的各種新冠後遺症。
最開始,新冠肺炎在我們眼中只是一個呼吸系統疾病,然而最近的病例卻發現,新冠病毒對我們身體的很多器官都有影響。
新冠病毒可能會對視力產生損傷,還可能會對嗅覺和味覺造成影響。嗅覺和味覺發生改變這一症狀,在新冠肺炎患者中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一。
不僅如此,越來越多證據也開始指向新冠病毒會導致更多嚴重後遺症,包括重症患者的肺部纖維化問題。

還有的血栓會從靜脈傳播到肺部,引起肺栓塞,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在華盛頓郵報甚至還報道醫護人員在從沒有心臟病史的患者中,發現了心肌炎以及心律不規則等症狀。

01. 新加坡也有客工出現後遺症
據新加坡媒體去年12月4日報道,新加坡兩名四肢健全、沒有潛在疾病的健壯客工突然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經醫生診斷,發現他們之前是新冠病毒的無症狀感染者。
如今病發,相信與之前感染新冠病毒有關。
換句話說,這兩位客工在不清楚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下已然自行痊癒了,但是目前正在承受著新冠病毒帶來的後遺症。

新加坡新冠工作小組曾表示,新加坡至少一半新增病例為無症狀感染者。幾乎每出現一例有症狀病例,都至少伴隨著一例無症狀病例。
按照這個比例推算,新加坡至少有27000名以上的無症狀感染者,都是跟這兩位中風客工有類似的情況。 他們之後是否也會受到「新冠後遺症」的影響?這個隱患又該如何去解決?

新加坡公益組織「客工亦重」透露,還有至少有四名客工在新冠病毒影響下面對長期血栓的威脅。
實際上,早在去年5月,新加坡就出現了全球首起新冠患者主動脈出現血栓的病例。
這位患者是一位39歲送貨司機,來自孟加拉。今年5月份確診新冠。入院三天後,他的右腳感到疼痛,腳趾頭開始發黑。經檢查後,醫生髮現他的胸腹主動脈出現血栓,部分轉移到右腳、脾臟和腎臟。
陳篤生醫院立即為他安排手術,清除腿部血栓,並在主動脈安裝覆膜支架,3個月後這位患者康復。

或許,對那些被治癒的新冠患者來說,他們要面對的,是將和新冠後遺症對抗的一生。
02. 不能放鬆警惕
現在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的傳染速度,美國破百萬的確診病例足以讓世界警覺。
但在面對「治癒」和「病死」這兩種極端情況,有一些症狀被誇大,而有一些卻被嚴重忽視。
珍寶車隊經理患新冠肺炎之後,一個月治癒後無法騎行到30km/h,病毒對肺部的傷害可見一斑。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說:
「別以為已經勝利了,大家只是對新冠缺乏想像力。」
《紐約時報》在此前記錄了新冠肺炎患者患病時「第一視角」的感受,場面讓人不忍卒讀:
「我醒來時頭疼的最厲害,可以列入這輩子最痛的五次之一,好像有人想把我的眼睛推出去。」
「咳嗽的撕心裂肺,你知道汽車引擎的聲音嗎?就是這種感覺。」
「我在凌晨2:30分想來,胸前抱著一個枕頭,感覺就像是一塊鐵板壓在我胸口。」
「我幾乎沒辦法走路,甚至沒辦法站立,可能是因為氧氣不足。」
「上了呼吸機六天,後來,他們告訴我,我曾經幾次醒來,有時試圖拿掉呼吸插管,但我完全不記得。」
「我的胃痛得厲害,感覺像是得了闌尾炎。每天睡19個小時,感覺還是沒睡夠。」
「走路讓我喘不過氣,感覺像是溺水。」

從世界範圍看,各地陸陸續續都有關於新冠後遺症的統計與研究進行發表:
加拿大一位頂級腎臟病專家曾揭露:加拿大有8%-12%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腎損傷;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透露,截至10月底,香港瑪麗醫院約500名新冠康復者當中,有30人、即約6%出現後遺症,包括失去味覺及嗅覺,未完全恢復,亦有5人、約1%患者有肺纖維化情況;
11月27日,英國衛生部長漢考克表示:英國成千上萬的2019新冠患者長期受後遺症困擾……
我們需要知道:不只是新冠疫情,新冠後遺症也正在全球肆虐。

距離世界上發現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經一年多時間。但新冠病毒的狡猾之處仍難以想像。
傳播來源不清,感染症狀不明,甚至感染後會留下什麼「後遺症」都無法確定。對於這個病毒來說,未知仍然大於已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