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東航失事飛機有了最新進展:一部黑匣子已找到!

據官方透露,一般飛機有2個黑匣子,它們:
「兩個記錄器外表面都是桔黃色,顏色非常醒目,便於搜尋發現,且可以抵抗高過載衝擊撞擊(3400g,6.5毫秒),耐高溫(1100度持續60分鐘火燒)、耐海水浸泡(30天)等特性,不易損毀,可以在事故發生後幫助我們分析飛機狀態、機組操作情況以及在駕駛艙面臨的狀況。」

示意,目前黑匣子找到1個
意思是黑匣子很有可能可以全部找到。
不過遺憾的是,截止到今天早上7點,搜救隊在現場附近區域,尚未發現倖存人員。與此同時,東航也在事發24小時內,與機上所有旅客家屬取得了聯繫,並展開援助工作。

展開現場搜救工作的救援隊們,圖源:見水印
搜救隊員爭分奪秒,希望能早日找到全部黑匣子,並搜尋或許能大難不死存活下來的旅客。
只是,由於天氣影響,前天早上的大面積搜救行動暫緩。

事發之後,很多人對波音飛機的安全性,再一次提出質疑。
畢竟,波音飛機在過去一段時間,發生了多起空難,比如以下這些: 最新進展!找到東航墜機乘客隨身物!新加坡竟有相似空難,都是波音的禍?
實際上,世界現今廣泛使用的另一家民航飛機空客也造成過一起慘烈空難。

法航成立以來最大的空難
讓我們將時光拉回到2009年。5月31日,一架法航的空客A330-203客機,從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準備飛往法國巴黎。 當時,機上坐著216名乘客,以及12名機組人員。
6月1日凌晨1點35分,客機與航管做了最後一次通話,並在14分鐘後離開巴西雷達的管控範圍,進入了浩瀚的大西洋上空。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大西洋中間沒有陸地,因此飛機不處於雷達監控範圍內。
但是,飛機依舊會每隔一段時間發送信息,讓地面人員可以捕捉到飛機正常駕駛的痕跡。
2時10分,在飛機進入大西洋上空亂流區域後不就,地面控制台首次收到來自客機飛機通信尋址與報告系統(ACARS)自動發出的故障信息 ,指客機皮托管、第一飛行控制系統故障。

皮托管探針是裝在飛機機身外部的小圓管,用於測量飛行速度,圖源:紐約時報
事後調查得知,當時因為皮托管在穿越雲層時結冰,無法測量飛行速度。
在系統發現了不正常數值的情況下,飛行解除了自動駕駛模式,之後自動節流閥亦自動解除。 這時候,機師們必須手動操控飛機進行飛行。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而當時,飛機的機長正在照例進行休息。負責駕駛飛機的,是副機師羅伯特和博南(記住這個名字)。
原本,皮托管被凍住,對於飛機來說問題也不算大,除了儀錶盤上顯示的速度丟失,飛行系統的其他部分都工作正常。
只待飛出這片區域,皮托管上的冰融化就沒有任何問題。機師們唯一需要做的,只是在這段期間手動操控飛機。
可非常遺憾的是,羅伯特和博南都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下的訓練,根本不知道在這麼高的高度,以及速度表顯示數目不可靠時,應該怎樣手動駕駛。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這時,博南表態要操控飛機。於是羅伯特將駕駛權交給了他。
當時,飛機因為受到亂流的影響而向右傾斜。於是博南一方面將操縱杆向左修正,一方面非常不理智地將自己一側的操縱杆用力往後拉!(「博南拉杆」出現了!)
於是,飛機立刻高速向上爬升,高度的爬升帶來了速度的下降。據飛行紀錄儀的資料,當時飛機空速由原來的274節,瞬間降至52節,這比一架螺旋槳飛機的空速還要慢!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幸好,飛機電腦在當時迅速做出了反應,提醒機師飛機已經離開既定高度,並有失速的危險。
在另一名副機師羅伯特的提醒下,博南放鬆了拉杆的手,飛機的爬升率立刻有所下降,空速也恢復到了223節的正常範圍。同時,失速警告停止。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博南之後又繼續開始拉杆......(二殺)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更為糟糕的是,雖然身處約11000米的高空,但博南卻將飛機模式調成了只有接近地面時才採用的復飛模式。
在這種情況下,飛機非但不會上升,反而會急速下墜!
但是,那時候情況並不是沒有救。如果選擇博南放手,飛機就可以放下機鼻從失速中改出。
但是由於他一直往後拉杆,飛機無法加速,再加上嚴重的亂流,要改出失速幾乎是不可能的。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另一名機師倒是相當警醒,他向前推桿,試圖讓飛機的機鼻降低試圖改出失速。
只是,「作死小能手」博南見飛機依然向海面跌落,失速警告依舊不停,馬上再次猛然拉杆,讓飛機機頭再次抬高。(三殺)
另一名機師可能至死都不知道,推桿沒有作用,不是因為飛機出現了故障,而是身旁的「大聰明」一直在拉杆,抵消了他的操作......整個過程,不到2分鐘。
隨後,發現情況不對的機長趕到了駕駛室。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在此時飛機的姿態是:機鼻抬高15度,向前的速度100節,下降率達到了驚人的每分鐘3048米,與海面夾角41.5度。
不久後飛機的空速進一步降到了60節以下,一個連傳感器都感受不到的速度。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失速警告因此停止,機組以為情況正在好轉,機長也沒有任何試圖控制飛機的舉動,似乎對博南正在往後拉杆完全不知情。
之後,機師羅伯特又一次嘗試推桿,希望飛機爬升。在博南說出「我一直在拉杆」這句話後,其他人才發現問題的來源。
機長連忙讓博南停止拉杆。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羅伯特順利的執行推桿,飛機的機鼻再次放下,飛機的空速又開始回升,但現在已經為時已晚,飛機下降速度依舊。
在近地約610米時,刺耳的近地警告聲讓機組更加慌亂。出於求生本能,博南再次抓住了他面前的操縱杆猛地往懷裡拉。(四殺,不過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之後,機艙內錄音停止,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F**k, we』re dead (我們死定了)。
不久後,飛機以「抬頭」的姿態和以每小時200千米的空速「拍」入大西洋。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直到墜毀前最後一秒,飛機實際上依舊完好無損,並沒有在空中發生解體......

原圖來源於紀錄片《空中浩劫》,截圖來源見水印
法航空難現場慘不忍睹
事故責任方到底是誰?
作為紀錄片的《空中浩劫》,完全回顧了飛機失事的起因和過程。
其中,黑匣子被發現最為關鍵。可是,現實是,在浩瀚的大西洋中,直到兩年後的2011年,飛機上的兩個黑匣子才被完整打撈出。

另外,因為遠離雷達空管區域,其實在飛機失事後的一個多小時,塞內加爾空中管制區因為聯繫不到法航447航班,才向官方通報了這件事。
隨後,巴西方面立刻展開了搜救。法國、塞內加爾、美國等國也加入了救援。

圖源:紐約時報
6月6日,巴西空軍宣布在離海岸約1100公里處,發現兩具乘客遺體、以及印有AF447航班機票信息的行李箱、裝有電腦的背包,極可能是該班機上的座椅。

無人駕駛偵察潛艇在法航447的最後已知位置,圖源:紐約時報
6月7日,巴西軍方表示已經找到一批飛機殘骸,並確認了屬於在當時被認為是失蹤的法航AF447班機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