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赴華簽證太熱門甚至要黃牛搶號,正與中國討論相互免簽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日前表示,新加坡與中國的免簽安排還在討論之中。
4月12日,中國駐新加坡大使孫海燕首先在社交媒體「臉書」上透露:「中方已向新方提出願就互免簽證等便利雙方人員往來措施進行商談,希望雙方主管部門儘快談出成果!」
在2020年3月28日前,中國對新加坡、汶萊、日本三國持普通護照的公民實施15天的單方面免簽,這一政策至今尚未恢復。因為中新兩國交往密切,為了獲得中國簽證,不少新加坡民眾在中國簽證申請中心外排起長隊,或者在網上「刷號」,才能搶得一個申請的受理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互免簽證涉及相互的安排,而非一方向另一方做出的讓步。他進一步表示,中方提出互免簽證,希望能夠藉此進一步推動雙方的密切交流。

新加坡與中國經濟聯繫十分緊密。圖為新加坡中心區域。第一財經攝影記者任玉明/攝
中國提出互免簽證
中國此前對新加坡公民單方面免除簽證已經近20年的歷史。2003年6月,中國外交部宣布自2003年7月1日起,對持普通護照短期來華的新加坡公民、汶萊公民實行免辦簽證待遇。
外交部當時表示,這一決定是為適應中國經濟建設和對外開放不斷發展的需要,進一步促進中國與新加坡、汶萊人員往來而做出的。這一政策在疫情前,僅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暫停過兩個月。
今年以來,隨著國際疫情形勢的好轉和中國防疫政策的調整,新加坡人在疫情期間積壓已久的出行需求開始釋放,特別是隨著往返中國和新加坡的航班陸續恢復,有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準備來華出差和旅遊。
沒有了免簽,新加坡人辦理中國簽證的需求「井噴」式上升。起初,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上午9時開門,但新加坡的申請者從8時就開始在門外排隊,有時會達數百人。
為了解決民眾在酷暑下排隊的問題,5月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取消了現場排隊領號,而增加網上預約號的發放。但由於申請人的數量和需求太大,網上又出現了搶號黃牛,搶號成功收取50至80新加坡元(約合269元至430元人民幣)。
所以何時能夠恢復免簽成為了新加坡民眾的重大關切,而維文最近的表態,就是在答覆新加坡國會議員蔡慶威的詢問時做出的。蔡慶威向新加坡外交部詢問,能否透露雙邊免簽旅行的討論進展,以及免簽旅行何時能夠恢復。
為省下辦理簽證的時間,有緊急商務出差需求的新加坡人,不惜在回程經轉第三地,以通過「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中國。這一政策允許包括新加坡在內的53國公民,持有144小時內已確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機票,自中國部分口岸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可免簽停留144小時(6天)。
簽證難的問題也引起了新加坡政府的關注。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5月17日訪華期間表示,目前有一些關於推進中新兩國相互簽證安排的提議,新加坡樂意收到中國的任何建議方案,並會研究和進一步商討。
7月3日,孫海燕在社交媒體臉書上透露,上半年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迎來了赴華簽證「爆髮式」增長,共辦理近9萬份簽證。
新加坡民眾反映,如今簽證的申辦時間一般在四到五天左右。一家新加坡當地旅行社表示,前往中國的旅遊團需求穩健增長,年底前已安排了超過150個相關旅遊團,疫情前熱門的目的地如北京、上海、福建等,依舊受到新加坡民眾的歡迎。
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免簽暫未恢復造成了一些不便,但從總體上來看,並沒有對兩國商貿和人員交往造成實質性阻礙,未來期待兩國會在互免簽證問題上做出過渡性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對日本和汶萊的單方面免簽政策均尚未恢復。據日前訪華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人士透露,在與中方的會談中,中方也已向日本方面提出了互免簽證。
據央視新聞報道,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吳璽6月21日在出席北京舉辦的「臨甲7號沙龍」專題吹風會時表示,目前,我們還在跟一些國家進行協商,希望有更多的互免簽證或簽證便利化安排,以便更好地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人員往來。

中國曾是新加坡海外遊客的第一大來源國。第一財經攝影記者任玉明/攝
中新交往密切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是中國的常客。今年3月27日至4月1日,他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是疫情後的首次。在訪華的行程中,李顯龍表示,他通常設法每年都訪問中國一次,過去四年中國有了許多新發展,很高興有機會再到中國與老朋友見面,結交新朋友,了解中國最新的發展。
李顯龍此次訪問期間,中新關係從「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提升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人文交流必將朝著更高質量不斷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獲得感。
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表示,對比此前的兩國關係,此次對於兩國關係的描述主要增加了「高質量」和「前瞻性」這兩個詞,新加坡方面希望進一步加深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未來中新還可以增加在戰略上的合作。
多年來,中新務實合作與時俱進,經貿聯繫不斷深化。2013年起,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則連續9年成為中國最大新增投資來源國。
目前,中國公民赴新仍需要提前申請簽證,而全世界有約80%的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可以免簽證進入新加坡,大多數可以享受免簽30天的待遇,而美國和歐盟等國家或地區的公民免簽入境的時間更達到了90天。
目前只有36個國家或地區的民眾需要申請簽證進入新加坡,這些國家又進一步細分成兩個層次,層次一的國家公民可以申請電子簽證,層次二的國家公民申請新加坡簽證流程更為複雜,需要申請傳統的貼紙簽證。
中國屬於層次一目錄內的國家,據第一財經記者自己申請的經驗來看,申請新加坡電子簽證的手續並不複雜。根據新加坡駐華大使館官網信息,通常受理時間為3~5個工作日,並且無需提供往來機票和酒店訂單,避免了因簽證延誤或拒簽造成損失。
根據新加坡旅遊局7月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到訪新加坡的中國旅客為42.4萬人,在訪客來源國中排名第五,前四位分別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和澳大利亞。
訪問新加坡的中國旅客數量雖然同比大幅增長,但遠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在疫情前,中國是新加坡的最大旅客來源地。2019年,到訪新加坡的中國旅客超360萬人次,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新加坡旅遊局今年1月預測,2023年到訪新加坡的國際旅客可達1200萬至1400萬人次,估計帶來約180億至210億新元的旅遊收益。如果下半年訪新旅客數量維持上半年趨勢,全年入境旅客有望突破1200萬人次,相當於疫情前約三分之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