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事政變,正在不斷發酵。
從起初民眾和平示威,到現在發展到兩方衝突,現在的緬甸,真跟兵荒馬亂差不多了。
現場尤其混亂!

昨天緬甸38人死亡 聯合國特使憤怒發聲
昨天3月3號,緬甸的示威活動出現38人死亡,聯合國駐緬甸特使布爾根納憤怒發言!
直指昨天是自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以來「最血腥的一天」。

聯合國緬甸特使 跟其他地方的示威不同,緬甸軍方現在真的有種不管不顧強行鎮壓的勢頭。
這一行為直接導致群眾受傷、死亡......
情況緊急的緬甸街道,已經淪為戰場!
示威民眾同軍方對峙


軍方這邊,裝備齊全,其實還挺有威懾力的

群眾這頭,也有自己的「戰壕」


他們還特地趕製金屬盾牌

有人開始用煙霧彈迷惑對方視線

爭鬥開始以後,局勢開始混亂

幾乎從一開始,示威群眾就節節敗退。

現場到處有人逃竄


鬥爭過程中,也有群眾開始找各種趁手的「武器」或者「盾牌」。可能是一塊木板,或者搬磚

還有人藏在隱秘角落裡,拿石子用彈弓射擊

暴露在街頭的,只能個個匍匐在地,躲避襲擊。

有的頭戴安全帽,也有的什麼防護也沒有。


有網友拍到,混戰之中,軍方的催淚彈飛到了無關的民眾住宅區域

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傷及無辜。
昨天的混戰,確實發生了死亡。而死亡,也意味著有悲傷痛苦和哭泣

自緬甸軍事政變以來,死亡人數至今已經超過50人。
如果不再加以控制,死亡的人將會更多。
昨天,聯合國特使就坐不住了,跟緬甸軍方進行交涉,結果不如人意。

布爾根納說:
開啟「我警告你們!成員國和安全理事會可能會採取強而有力的措施!」
可是,緬甸軍方卻說:
「我們已經習慣制裁了,我們過去就是在這些制裁中倖存下來的。」

這聽起來,緬甸軍方就是要一條路走到黑,強強「制裁」到底了。
新加坡總理態度:
制裁有限,不能接受武力鎮壓
剛好就在前天,李顯龍總理接受一個針對緬甸現狀的採訪。
對方問到,現在有不少國家都宣布制裁緬甸,比如美國,就凍結了緬甸軍方高層近10億美元的資金。
為什麼新加坡不選擇制裁呢?

來源:路透社
李顯龍總理覺得,對緬甸進行制裁,傷害的不是軍方,最終損失最大的還是老百姓。
因為制裁,意味著剝奪緬甸人民的食物、藥品、必需品跟受教育機會。
所以新加坡,暫時不會選擇用制裁的方式對待緬甸。
李總理對緬甸軍事政變,其實也不看好。他認為緬甸民主來之不易,如果真的倒回去軍事通知,那就是一個「悲劇性的倒退」。

另外,結合現在的實際情況也不大可能會實現軍事統治。
李顯龍總理還表達了這麼個意思:緬甸軍方將會發現他們要走的軍事路線不會有任何結果。
最終還是得跟民選政府達成協議。

現在,緬甸的民選政府高層翁山淑枝還在被關著。
緬甸軍方正在無所不用其極地搜集她的「罪證」。
據說其中一項就包括使用進口便攜對講機,罪名是「違反進出口法」。

小孩舉牌:緬甸不要更多傷亡
緬甸跟新加坡可以說關係也很密切,也是不少新加坡外籍員工、女傭的故鄉。
椰友們,你們是怎麼看待緬甸的這場軍事政變的?
*以上未標註圖源:skynews、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