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獅城的一年 大馬遊子分享疫情經歷

2021年02月06日   •   6840次閱讀

獨家報導:曾絲苛

黃子榮(左)已接種第一劑的美國輝瑞(Pfizer)冠病疫苗。(受訪者提供)

有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馬遊子,已注射了第一劑的新冠肺炎疫苗,但今年農曆新年,他們還是返不了鄉,只能隔著熒幕向遠在家鄉的家人拜年!

來自檳城的黃子榮(29歲)於2019年赴新加坡工作,在公立醫院當手術房護士。不料,去年1月,新加坡出現首宗新冠肺炎病例不久後,外勞宿舍爆發集體感染,全國疫情逐漸嚴峻。因此,他在去年3月至9月期間,被調派至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為高風險群體或疑似感染冠病者進行病毒篩檢。

他接受《光華日報》越洋電訪時指出,一般到NCID接受篩檢的人士,都是因為出現新冠肺炎的症狀,而被機場單位或其他診所指示過來,包括從國外回來的新加坡人、在新加坡的外國人。至於低風險人士的檢測,如入職前檢測,則是由新加坡政府臨時聘請及訓練的民眾進行,這樣亦可確保該國的醫療系統不會那麼快崩潰。

「檢測的會場好像考場這樣,我們也要負責帶位,讓他們一站一站去進行體溫檢測、量血壓、看是否需要進行心電圖檢查、照X光、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檢測等等。不過那些來自外勞區或高風險區的,就一定需要檢測。」

- -

他直言,儘管執勤時間可能接觸確診者,感染風險高,因此唯能做的是確保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他們在出入檢測場所時,都會經過間隔室,每每進入前,就需穿上新一套防護配備,包括戴N95口罩、面罩、穿防護袍、防護帽等;每每離開前,也需在那裡卸掉「全副武裝」。

他也說,高峰時期,由於檢測人數甚多,當局在室外搭帳篷增設檢測站點,因此穿著防護配備執勤的醫療人員都非常悶熱。不過,新加坡後期的疫情已穩定下來,檢測站點就移回了室內,至少有冷氣設備。

「疫情高峰時期,我們一天工作大概8小時,不過我們也有所謂的『PPE Break』(個人防護設備上休息),就是每2小時就可以暫停一下,給我們一點時間喘氣和調整。」

他還笑言,檢測期間,因有許多不善說英語的孟加拉籍外勞,因此他們也被迫現學幾句基本的「孟加拉式英語」,以便能與他們溝通。「比如『掰』就是哥的意思。」

疫苗費用全免

身為前線醫療人員之一,黃子榮於上個月27日已接種第一劑的美國輝瑞(Pfizer)冠病疫苗,本月秒將注射第二劑,費用全免。

「我本身是有鼻敏感問題的。剛開始注射完,手臂就長了一小顆類似痘痘這樣的東西,類似注射BCG後會出現的那種。回來之後,只是感覺人比較疲倦,第一天眼睛也有稍微腫,打針的手臂腫痛了兩天,不過沒有發燒等其他不良的敏感反應。」

他說,無論是公立或私立的醫療人員,新加坡政府都沒有強制性要求接種疫苗,而是鼓勵他們注射,以降低感染和傳染風險。「而且開放邊境之後,可以回國了,至少已經打了疫苗,被感染的機率就很低。」

他提及,其部門內有逾百人,不過分批進行接種,即每天10餘人,以免萬一出現不良反應時,全體人員無法工作。

黃子榮去年3月至9月期間,被調派至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右)黃子榮「全副武裝」帶著冠病檢測採集的樣本。(受訪者提供)

已一年未回國

「我好想你們(家人)啊!希望你們好好照顧身體,盼望我們在疫情後見面!」

繼去年農曆新年返馬後,因疫情的緣故,黃子榮已有一年未回國,而今年新年已約好數名同在新加坡工作的檳城朋友一起吃年夜飯,共迎辛丑牛年。

「這次新春假期有三天連假,年初一去廟裡拜拜,然後找新加坡的親戚拜年。」

他表示,新加坡當前的疫情也相當穩定,尤其今年的新增確診病例已逐漸減少,只剩境外輸入病例。而新加坡已在去年杪100%恢復經濟活動,包括旅遊業。

他說,今年農曆新年,新加坡政府和大馬政府一樣禁止實體的新春慶典,不過仍允許與家人團聚吃團圓飯及向親友拜年。新年SOP(標準作業程序)包括來訪客人不可超過8人,外出堂食不可超過8人等。

「這裡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規矩,就是撈生的時候不可以喊『興旺發』,而且一定要戴口罩,因為要避免口沫橫飛。」

社交距離大使

黃子榮說,新加坡政府聘請暫時失業的空姐和空少任「社交距離大使」(Social distancing ambassador),在商場、地鐵站等公眾場所每日進行巡視,提醒民眾保持距離。

「這裡去年6、7月起恢復堂食,不過實施嚴格的人身距離。」

他指出,當地也採用類似大馬「MySejahtera」的系統,進入各場所時,都需要登錄(Check-in)和登出(Check-out)。此外,進期更推出「TraceTogether」計劃,民眾須下載一個手機應用程式,並隨時開啟藍牙,以讓衛生部掌握更準確的行蹤記錄,而未持有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家,也可領取一個免費的代幣(Token),並須隨身攜帶。

另外,新加坡政府也提供特別券,當地永久居民或公民到宗教場所、動物園、旅館可獲取200元新幣折扣。「不過去這些地方,都需要提前預約。」

【小知識】國家傳染病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或NCID),前稱傳染病中心,由新加坡衛生部管轄,用於隔離高傳染性疾病患者及控制傳染病疫情。該中心在2003年SARS疫情期間隔離嚴重傳染性疾病患者。2018年12月13日,原傳染病中心關閉,改遷到陳篤生醫院主樓對面的國家傳染病中心,並於2019年開始運營,設有330張床位。

蘇炳義接受冠病疫苗後,除了感覺疲倦以外,暫時沒有引起任何異狀。(受訪者提供)

防疫意識高

此外,另一名來自檳城的蘇炳義(34歲)目前在新加坡機場,任職空運物流文員。在新加坡工作長達7年的他,也是首次無法返國過新年,已經一年不曾回家的他,今年將與在新加坡的表親戚共慶新年。

「幸好我家人比較開明,畢竟他們知道大馬的疫情不是很樂觀,我在新加坡工作還順利,新加坡政府也挺照顧客工 ,現在反而我更擔心我家人。」

他坦言,相較而言,新加坡人都會守紀律,對於防疫意識相當高,前往公共場所都會主動掃描登記行蹤。而公共場所如地鐵站和巴士站,也會通過廣播宣導有關防疫的資訊。

「出門沒戴口罩,會被警告或罰款 300元新幣;堂食時食物送到前,口罩不能摘下,否則食客和餐廳業者都會被對付;在公共場所比如地鐵、巴士站必須減少交談,甚至不鼓勵通電話,避免口水噴來噴去。」

(左)接種疫苗後,民眾在板上貼上貼紙。(右)所有注射疫苗者都在完成接種後,都必須坐在一旁休息,由醫療人員觀察是否有出現異狀。(受訪者提供)

暫無任何異狀

蘇炳義在周三(3日)在機場接受了冠病疫苗,他直言,除了感覺疲倦以外,暫時沒有引起任何異狀,21天後即本月24日將接種第二劑。

他說,注射的前一天,當局讓大家都通過Zoom平台進行視訊會議,並說明注射後可能出現的症狀。當天,多個部門也會向民眾確認資料,及了解是否對藥物或食物敏感等之後,才會進行注射。

他指出,所有注射疫苗者都在完成接種後,都必須坐在一旁休息,由醫療人員觀察是否有出現異狀。而他起初只感覺手被扎針的部位有些麻痹,回家後,也沒有發燒等副作用,僅是感覺疲倦及手臂微酸。

另外,他提及,完成接種疫苗後,接下來返馬時是否還需要被隔離,而從大馬回到新加坡時,又是否需要隔離,這仍是很大的疑點。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