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新加坡的公積金(CPF)制度再次被評選為亞洲最佳退休儲蓄機制,位列全球第七!

在最新的墨爾本美世全球養老金指數中,新加坡排名僅次於荷蘭、丹麥、澳大利亞、芬蘭、瑞典、挪威這些聞名世界的高福利國家!就連我國的養老金制度也是學習的新加坡CPF。
憑啥新加坡的社保制度能被評為亞洲最佳退休儲蓄機制?新加坡人的晚年到底慘不慘?這還要從公積金制度(CPF)說起。

新加坡人的「養老金」
其實,新加坡沒有專門的「養老金」,只有中央公積金(CPF),這是針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一種強制性儲蓄計劃,用來應對退休、保健和購房需要。

月收入超過750新幣的公民和PR都要強制性繳CPF。雇員(55歲以下)每月要拿出薪水的20%存入CPF戶頭,僱主須上繳雇員薪水的17%給CPF(這部分不計入員工薪水中)。
舉個栗子!如果一名新加坡人月收入3000新幣,他需要交600新幣的CPF,到手是2400新幣。僱主要另外交510新幣,這部分不會從2400新幣中扣除。
CPF一共分三個戶頭,這些錢將按比例匯入普通戶頭(Ordinary Account, OA),特別戶頭(Special Account, SA)以及醫療戶頭(Medisave Account)。

員工每月總CPF會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進入其三個戶頭。普通帳戶最高3.5%利率,特別帳戶最高5%利率。
在55歲時,政府還會自動創建第4個帳戶「退休帳戶」!金額由普通戶頭和特別戶頭的錢自動轉入。

養老金和每個人職業生涯的總收入相關,大約占總收入的10%。
新加坡人65歲後每月能拿多少「養老金」?
以國民平均年收入計算,新加坡人從22歲工作到55歲大概能賺到176萬美元,其中17.6萬計入養老金,按理說是一筆不小的存款,養老不成問題。
新加坡近年來推出的CPF LIFE(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項目,要求等65歲退休以後,按照條件,每個月領取一部分生活費用,一直領到終身 。

在CPF LIFE項目下,如果是年滿55歲、擁有房產的CPF會員,可選擇保留88000新幣的基本存款(Basic Retirement Sum),在65歲後每月能領取730-790新幣養老金。
如果名下沒有房產或者有多餘存款,則可選擇保留176000新幣的全額存款(Full Retirement Sum),65歲後每月領取1350新幣-1450新幣的錢。
自己先貼補一部分錢,擁有最多264000新幣的超額存款(Enhanced Retirement Sum)的人,可以每月最高領取2110新幣養老金,相當於一份不錯的「工作」薪水了!

其實早在1987年,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局就推出了「最低存款計劃」,但是,有不少老人將最低存款總額之外的所有錢都提取出來並揮霍一空,剩餘的儲蓄養老存款不夠應付自身或家庭生活開銷,只能出去工作。
這也間接解釋了為什麼在食閣、麥當勞可以看到很多老人還在做工。

不斷完善發展的新加坡退休儲蓄機制
這樣的及時調整也使得墨爾本美世全球養老金指數給新加坡打分頗高。
但是美世也指出了新加坡CPF的不足,認為新加坡應該將CPF制度開放給非本國居民,同時,因為壽命增長,提高CPF用戶能夠使用戶頭裡面錢的頂限也很重要。

對此新加坡發言人表示:「我們不將公積金制度拓展至外國人,是因為不期望他們在新加坡退休,他們也可能已參與自己國家的養老金計劃。希望為退休儲蓄的外國人,也可通過退休輔助計劃這麼做,並享有稅務回扣。」
互惠互利?新加坡繳納的CPF去了哪裡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啟動於殖民地時代的1955年,最初僅限於為雇員提供退休保障的社保強制儲蓄計劃。
1965 年建國後,政府逐步把CPF制度從單一的養老保障儲蓄功能拓展成涵蓋養老、醫療、住房、教育、投資等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
每個人貢獻CPF之後,這些錢會被用來購買SSGS政府債券,被新加坡金管局存起來轉換成國外資產和其他政府基金一起被用作長期投資。

圖源:Twitter/Taavi Rõivas
這是個天文數字。2013 年公開的數據顯示,新加坡CPF總餘額高達2000 億美元(照當時匯率約為2700萬新幣),相當於新加坡2012 年GDP的74%!
CPF為政府進行公共建設和投資提供了廉價的巨額資金,也增強了新加坡政府的財務能力。新加坡政府早在很久之前就利用CPF資金建造了大量組屋。目前,新加坡居民的住房擁有率達到91%,幾乎是可以說達到了「居者有其屋」。

CPF也具有大銀行的某些功能,可以協助推行政府的貨幣政策。不推行福利政策而是採取公積金制度,可以讓政府有條件保持較低的稅率,讓人民儘可能多地將所得納入囊中。
事實上,新加坡的所得稅徵收是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一。
同時,新加坡CPF繳交比率,是由政府研究後實行的,在經濟良好工資飛速增長時會提高,反之則降低。
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民眾對CPF的強制繳納表示不滿,認為有權支配自己的財產。2014年還有6000餘人在芳林公園舉辦了「Return Our CPF」運動,要求政府退還民眾的CPF。還有人呼籲希望政府能夠將CPF資金的運作程序透明化,並提高CPF儲蓄利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