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統開選
李顯龍總理頒布總統選舉令狀,宣布8月22日星期二為民選總統選舉的提名日。如果有超過一名候選人參選,投票日則落在9月1日星期五。總理公署發表文告說,投票日當天將是公定假日。文告說,有意參加競選者可以到選舉局領取候選人合格證書和族群證明書的申請表格,申請將在8月17日截止。
有意參選者必須向總統選舉委員會提交申請表格,以便委員會鑑定他們是否具備執行總統職務所需的管理經驗、品德及信譽等參選條件。政治捐款證書的申請則會在8月18日截止。
文告也說,本屆總統選舉候選人須支付的按櫃金為4萬零500元。截至目前,已表明參選意願的包括前國務資政尚達曼、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前首席投資長黃國松、企業家吳振華,以及曾在2011年競選總統的職總英康前總裁陳欽亮等人。選舉局上個月已完成選民名冊的修訂,來屆總統選舉有近271萬名合格選民。

如果本屆總統選舉須投票,冷靜日將落在投票日前一天,也就是這個月31日星期四。在冷靜日這一天,除了電視競選廣播,候選人都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競選活動,包括舉行競選群眾大會、登門訪問選民或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競選宣傳等。
總統選舉發展史
從國會委任到民選制度,再到將選舉保留給特定種族,本地的總統遴選制度在新加坡獨立以來的50多年內經歷了不少變化。
國家元首的誕生
新加坡的政治體制採用的是內閣制,政府與內閣由總理領導,總統則是國家元首,而總統這個職位的前身確實就是國家元首(Yang di-Pertuan Negara)。
1959年,新加坡成為自治政府,尤索夫(Yusof bin Ishak)獲任命為新加坡自治邦的元首。隨著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尤索夫成為了我國第一任總統。
尤索夫在1970年11月23日過世之後,歐亞裔的薛爾思(Benjamin Henry Sheares)獲得國會委任,接任總統一職,連任三屆。

在薛爾思過世之後,新加坡迎來第一任印裔總統蒂凡那(Devan Nair)。他在1985年3月辭職,黃金輝獲得國會委任,成為第四任總統,也是首位華族總統。
民選總統的誕生
早在1984年,時任總理的李光耀在國會透露,為了保護國家儲備金和保障公共服務正直廉潔,政府開始研究民選總統制度。
新加坡共和國憲法(第3號修正案)》在1991年通過,民選總統制生效時,時任總統黃金輝雖非民眾直選產生,但他仍然被賦予民選總統所擁有的監護權。
首屆總統選舉在1993年8月18日舉行,總統選舉委員會收到四份申請,原本擔任副總理的王鼎昌和原本擔任會計總長的蔡錦耀獲得候選人合格證書王鼎昌最後以58.7%高票勝出,成為首任民選總統。

在1999年的第二屆總統選舉中,曾經擔任國防部安全與情報署署長、新加坡駐馬來西亞最高專員和新加坡駐美國大使的納丹(S. R. Nathan)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第六任總統。
他在2005年再次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順利連任,前後擔任總統12年,是任期最長的總統。2011年,已經87歲的納丹宣布不再尋求連任。
同年,新加坡迎來至今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次總統選舉,共有四人獲得候選人合格證書,並且順利參選。曾經擔任副總理的陳慶炎以7000多票微差打敗前國會議員陳清木,成為第七任總統。
2016年11月9日,國會以77贊成票對六反對票,三讀通過《新加坡憲法(修正)法案》,針對民選總統制度做出修改,包括實行保留選舉制。
在這個機制下,若某一種族在五屆總統任期中,即30年內,都沒有代表成為總統,下屆總統選舉將保留給這個種族的候選人。
政府在2017年1月修改《總統選舉法令》,註明從首位可行使民選總統權力的黃金輝總統計算任期。這麼一來,當時已有五任總統不是馬來族,2017年的總統選舉因此保留給馬來族候選人。
那年,族群委員會一共發出三份馬來族群證書,但是只有哈莉瑪(Halimah Yacob)一人符合參選資格,獲得候選人合格證書。她順利提名後,自動當選第八任總統,也是繼首任總統尤索夫之後,47年以來的首位馬來族總統。
除此之外,哈莉瑪總統也是新加坡的首位女總統。
本屆將是開放選舉
將在今年9月13日任滿的哈莉瑪總統在今年5月29日宣布決定不尋求連任。

由於過去五屆總統包含來自華族、馬來族以及印族或其他少數種族的代表,今年的總統選舉將開放給所有族群角逐。
李顯龍總理8月11已經頒布總統選舉令狀,提名日定在8月22日星期二。若有超過一人順利提名,國人就必須在9月1日投票選出第九任總統。
率先在6月8日表態的是原本擔任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的尚達曼。他已在7月7日卸下這兩個職務以及金融管理局主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副主席、經濟發展局國際諮詢理事會主席等職位,同時退出人民行動黨。
Harvey Norman奧斯集團(Harvey Norman Ossia)創辦人、上市公司奧斯國際(Ossia International)主席吳振華隨後在6月12日宣布有意參選。在2017年獲委出任我國駐摩洛哥非常駐大使的他,已在6月9日向外交部遞交辭呈,以保持獨立身份。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前首席投資官黃國松則是在7月19日正式宣布有意參選總統,並於當天到選舉局領取總統參選表格。今年75歲的他曾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任職,在管理我國外匯儲備這方面有著長達42年經驗。
職總英康前總裁陳欽亮則是在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介紹競選團隊。陳欽亮曾在2011年參選,不過最終敗給前副總理陳慶炎。他的得票率是4.91%,因不到12.5%而失去按櫃金。
如何參選?
選舉局已經完成選民名冊的修訂工作,只有選民名冊上的合格選民可以在這次總統選舉中投票。
合格選民必須是截至2023年6月1日年滿21歲的新加坡公民,不曾在任何法律條文下被取消選民資格,並且擁有新加坡住址或在新加坡的其他聯絡地址。

國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詢選民名冊:
使用電子政府密碼(Singpass)登入選舉局的選民電子服務網頁;撥打選舉局熱線1800 225 5353;攜帶身份證或護照到民眾聯絡所、民眾俱樂部、選舉局或指定海外投票站查詢。
投票必備的投票卡
選民會在提名日的兩到三個工作日後,通過郵寄的方式收到投票卡。
如果你在投票日前仍未收到投票卡,你可以使用電子政府密碼登入選民電子服務網頁,查閱並列印電子投票卡。選民也可以到選舉局求助,列印電子投票卡。
投票日要怎麼做?
投票是強制性的。
選民必須在投票日當天,帶著投票卡以及身份證件前往指定投票站。你只能在指定的投票站進行投票。
投票活動將從早上8點舉行至晚上8點。投票日是公定假日,但如果你仍需工作,法律規定所有僱主必須給予員工合理時間進行投票。
公眾可以在投票日當天,通過VoteQ網站輸入郵政編號,查詢指定投票站的排隊情況。
年滿65歲的合格選民的投票卡上會有「>>>」標誌,可以通過快速通道排隊進行投票。
如果無法投票怎麼辦?
如果你因為出國、生病、住院、生產、坐牢等,無法到指定投票站投票,你的名字將從選民名冊刪除,但是你之後可以申請重新列入選民名冊。
值得一提的是,當局將展開試行計劃,在25到30家療養院設立投票站和部署流動小組,讓行動不便的療養院住戶也能投下手中一票。
海外選民如何投票?
只要你在選民名冊上,你就必須投票。
合格選民必須提前向選舉局申請,登記成為海外選民,才能到十個指定的海外投票站投票。

海外選民如今也可以通過郵寄投票。你必須在選舉令狀頒布之後的兩天以內,上網登記。完成登記的海外選民可以在提名日隔天登入選舉局網站,列印郵寄選票和回郵信封。
裝有郵寄選票的回郵信封必須在投票日前蓋上郵戳,並在投票日後的十天內,送到選舉官的手中。
投票卡也會被郵寄到你登記的本地地址。如果你在投票日當天人在新加坡,你也可以帶著這張投票卡,前往指定投票站投票。倘若在投票日前沒有收到投票卡,你同樣可按照上述指示,上網列印。
選票應該怎麼畫?
選民應該在想要選擇的候選人旁畫上「X」的符號。
在選票上塗鴉或做超過一個選擇,選票將成為廢票。請不要在選票上簽名或留下任何可能透露身份的記號。
離開投票站前,請折好選票,投入投票箱裡。把任何選票帶出投票站是犯法的。
如果你不清楚投票程序,你可以向選舉工作人員求助。他們會解釋投票程序,但不會左右你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