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新加坡推出人民幣清算協議,成為大中華區以外的首個擁有人民幣清算銀行的地區金融中心。(路透社)
東協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外匯中心和離岸人民幣中心,總部設在新加坡的金融機構將在中國和東協國家之間發揮重要的中介作用,幫助企業部署和投入資金。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助理行長(開發與國際)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柯麗明星期五(8月25日)出席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主辦的「融通世界 共創發展——2023人民幣國際化論壇暨新加坡人民幣清算行十周年慶」活動時,作出以上表示。
新加坡在2013年推出了人民幣清算協議,成為大中華區以外的首個擁有人民幣清算銀行的地區金融中心。同年,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擔任新加坡人民幣業務唯一清算行。
柯麗明指出,10年過去,新加坡已成為中國以外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之一。截至去年12月底,新加坡的人民幣存款總額達到1760億元人民幣,比五年前增長了15%;以人民幣計價的貸款達到490億元人民幣,比五年前增長了18%。
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通過視頻致辭時說,新加坡是與中國開展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第二大的境外國家,今年1月到7月的收付規模合計2.67萬億元人民幣,約占同期全部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額的十分之一。
中債-工行綠色債券指數在本次論壇中舉行了新加坡交易所掛牌儀式。該指數由中國工商銀行與中央結算公司聯合編制,是業內首支基於最新市場標準、可複製跟蹤的銀行間綠色債券指數,覆蓋綠色金融債、綠色企業債、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等主要品種。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