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女生李楚雯(左)沒被新加坡醫學院錄取,她決定在出國深造前,給自己一個「空檔年」好好充電。(Gabrielle Lee臉書)
作者 劉智澎
當每天的學習日程都排得滿滿當當、感覺日子過得千篇一律時,年輕的你可曾想過給自己一個「空檔年」,好好沉澱一下?
空檔年(gap year)的概念源自歐美,指的是高中畢業後不直接升大學,或大學畢業後不立刻投入職場,而是抽出一年時間,到海外遊歷、實習或當義工,豐富生活閱歷。
對那些還未成家也沒有經濟負擔的年輕人來說,空檔年或許可以用於發掘另一種生活可能。
新加坡女生李楚雯(譯音,Gabrielle Lee Chuwen,21歲)形容說,空檔年就像一段緩衝期,讓她重新找回人生方向。
李楚雯目前在澳大利亞念醫科。她接受《今日報》採訪時說,由於兩年前沒被新加坡醫學院錄取,她決定在出國深造前,給自己一年時間好好充電。
「空檔年可以自我提升,或尋求心理健康方面的援助,培養自己真正喜歡的愛好也有助於日後紓壓。我覺得這本身也是一種成就,不應該被否定。」
然而,李楚雯上網搜索資料時卻發現,空檔年的相關資源和諮詢服務非常稀少,多數內容都只跟旅遊有關。
為了整合這些零散的信息,她在兩年前設立GapyearSG網站,邀請人們分享空檔年的個人經歷,也為A水準會考畢業生和即將入伍服役的男生提供建議。
網站目前由四名志願者經營,社媒專頁也有超過500名追隨者。

(截圖)
空檔年並非無所事事地「啃老」
鋼琴教師、診所助理、播客總監、首飾工藝品店主、醫學院學生研究員…… 李楚雯笑說,空檔年雖然不必念書,卻要同時身兼多職,簡直比念書還要忙碌。
「我會比同學遲一年畢業,但我不想加重父母的經濟負擔,因此我選擇工作,利用儲蓄養活自己。」
在新加坡醫學院當學生研究員的經驗,也讓她有機會提前掌握醫學知識,在澳大利亞醫學院參與研究項目時占盡優勢。
另一名念商科的新加坡女生,則選擇暫停大學課業一年,趁著空檔年到泰國曼谷實習。

南洋理工大學學生余詩晴去年7月隻身一人到曼谷實習半年,初次體驗在國外獨立生活。(余詩晴臉書)
南洋理工大學學生余詩晴熱衷時尚,當她得知泰國一家泳裝品牌公司在徵聘實習生,從事市場營銷調查與宣傳策劃的工作時就決定申請這個國外的學習機會。
去年7月,她隻身一人到曼谷展開半年的實習,初次體驗在國外獨立生活。
她坦言,原本她想尋找東南亞以外的實習機會,但招聘實習生的泰國公司剛好從事她感興趣的服裝業,因此決定試試。
幾個月下來,她慶幸自己以開放的心態學習,並從公司創辦人的經驗分享中獲益匪淺。
「老闆給我機會去接觸不同市場,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它的特色和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創業,實習時建立的人脈日後可能派得上用場。」
今年1月結束實習後,余詩晴就到韓國的大學上課四個月,這個月才回到新加坡繼續學業。
聽完她們的故事,卻還是沒勇氣踏出第一步?或許可以參考李楚雯的六個建議:
1)早點確定方向
儘早確定自己心儀哪些行業,並專注探索該領域。
若還不確定想從事什麼行業,可先挑選幾個感興趣的領域,尋找相關的實習機會。
2)做事要有條理
在日曆上記錄要做的事,以更好地掌握工作量。
把所有目標和反思記錄下來,方便做決定時參考。
3)保持紀律
根據優先級安排要做的事,列入每天的日程,並堅持執行。
4)要學會疼自己
踏出舒適圈,追求自己的興趣,並享受整個過程。
同時做很多件事可能會讓身體感到倦怠,應該適時休息一下。
5)尋找工作或實習機會 選擇去心儀行業尋找實習機會,有助於了解是否願意在該領域長期工作。
6)與社區保持聯繫
覺得孤單是很自然的,但不要獨自硬撐,記得與親友分享交流。
可嘗試當義工,或加入一些興趣小組和俱樂部。

空檔年的概念源自歐美,指的是高中畢業後不直接升大學,抽出一年時間,到海外遊歷、實習或當義工。(網際網路)
與父母達成協議 確保空檔年與目標一致
不過,一些家長難免還是會覺得,空檔年肯定會是虛度光陰毫無長進的一年,也擔心這段空窗期會讓孩子的履歷變得「難看」且落人後。
李楚雯說:
「一些家長覺得孩子遲一年畢業,或少賺一年收入,會影響他們的前途。要說服家長空檔年的好處,並不容易。」
臨床心理學家Annabelle Chow坦言,她遇過一些打算放空檔年的年輕人,因為與父母缺乏溝通,意見分歧而起爭執。
「重要的是與父母達成協議,確保所做的決定與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一致,這樣的空檔年才會收穫滿滿。」
她也提醒說,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與經濟能力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放一年「長假」。既然做了決定,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對任何結果負責。
空檔年意味著脫離預設好的人生方程式,當然還有很多客觀限制,也關乎機遇。
在紅螞蟻看來,空檔年也不一定要離鄉背井出走,也不一定只限於學生們。對上班族來說,也同樣適用,關鍵在於有沒有這個條件。
拿一段無薪假期或者長達一年的學術假期(Sabbatical),離開目前所處的工作環境,也算是給自己一個緩緩生活步調的空檔年,給自己充電的時間與思考的空間,也給自己一個整頓未來人生方向的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