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屆國際學生研討會的主題是「疫情後時代: 邁向包容和可持續的未來」。 圖:周恩綺
600名來自六個國家的學生,在工藝教育西區學院與香港職業訓練聯合局聯合舉辦的兩年一度國際學生研討會上,共同探討實現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第八屆國際學生研討會的主題是「疫情後時代:邁向包容和可持續的未來」。
16組學生將在研討會上呈獻小組項目。其中,工教東院學生設計的一系列項目,主要幫助來自不同有需要群體的民眾。
小組成員胡淑麗說,他們設計的項目包括:為低收入家庭粉刷牆壁、送創口貼給療養院的老人、到由特殊青年管理的食堂用餐,以及花了兩個月,為小學生籌備一本反網絡霸凌的音頻書。
她說:「因為小學生看動畫比較多,所以我們以漫畫的方式,加入對話、卡通圖片和鮮明的顏色。這樣的方式能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另一位成員陳溢鈿補充說,團隊為了呈現有趣的故事內容而絞盡腦汁,也親自為音頻書配音和製作動畫。
工教院生活技能課程經理吳淑津表示,一些項目在研討會結束後,還會繼續實行。
她說:「比如說包容性的一些項目,大多數他們都會有延續地去探望療養院和低收入家庭的人士。我們的目標是要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各方面的項目,展現他們的才華。最重要是讓他們有團結的思想,讓他們研討不同的項目。」

600名來自六個國家的學生,在工藝教育西區學院與香港職業訓練聯合局聯合舉辦的兩年一度國際學生研討會上,共同探討實現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