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循財和畢丹星同意 民粹和政治機會主義在我國不應有立足之地

副總理黃循財和反對黨領袖畢丹星同意,民粹主義和政治機會主義在我國不應該有立足之地。
黃循財副總理也說,一旦任何一方出現這個情況,對方就必須公開指出問題,這才是成熟民主制度的體現。
反對黨領袖畢丹星針對黃循財副總理星期一呼籲反對黨必須嚴肅提出替代政策和開誠布公的說明當中的抉擇,而不是發出民粹主義或機會主義言論,強烈表達不滿。
反對黨領袖畢丹星說:「如果我們所做的就只是提出民粹,不切實際的政策,那我們就不會看到政府主動考慮工人黨黨綱的一些相關主張,例如立法反歧視,最低薪金和失業保險。」
副總理黃循財回應時說,雙方對工人黨所提的建議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必須接受的事實,他之所以指出民粹和機會主義是因為他擔心新加坡民主社會的走向。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說:「比我們更大和更先進的民主國家,看看他們現在怎麼樣。他們的社會如何分裂和變得兩極化,他們的系統如何陷入僵局,並不是他們的人民對國家不忠誠,完全不是這樣。這些國家在政治上怎麼會變得無法正常運作,有什麼能讓我們確信新加坡不會受影響,我們能避免新加坡未來不會走向這樣的命運嗎。」
反對黨領袖畢丹星說:「我接受副總理對我國民主走向的擔憂,我確定工人黨也希望其他反對黨會小心向前走,為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利益而努力。」
另外,針對畢丹星說工人黨2021年在國會就有關新加坡印度全面經濟合作協定CECA的提問,指出工人黨很難取得官方資料制定替代政策,人力部長陳詩龍醫生提醒反對黨,相關資料可能會被利用來破壞我國的社會契約。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說:「工人黨和前進黨問的很多問題,不只是有關企業內部調派人員的數據,你們也問到有關工作的詳細劃分數據,包括工作由新加坡出生的新加坡公民獲得嗎,或他們是入籍公民,還有其他當時不能輕易發布的機密信息。」
反對黨領袖畢丹星說:「如果那些數字當初就公開,而且因為數字很低,那就可以更早消除仇外情緒,我想說的是我不明白,為什麼2016年那麼困難發布這些信息,但當事情墜入深淵後,這些數字就浮現了。」
當年參與CECA談判的衛生部長王乙康也加入說明,為什麼一些數據無法在某個時間點公布。
衛生部長王乙康說:「如果公布企業內部調派到某一個國家的人數,其他人就會做比較而這會引發其他後果。所以這不是政府部門會輕易在國會公開的資料,但是當情況有了變化,當CECA成為大問題時,出現很多情緒問題而且也在國會上辯論了,有關部門在嚴肅討論後才決定那就公布吧。」
反對黨領袖畢丹星說:「我並沒有責怪人力部,也不是在指責人力部,我想要提出的是一個更廣泛的觀點,那就是發布數據的重要性,以及對發布數據採取不同態度,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