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屋養貓課題再次在國會中被提起,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3月4日)呼籲新加坡政府修改條例,允許公眾在組屋養貓。

(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圖源:黃國光臉書)
你沒有看錯,住新加坡組屋,不可以養喵~
多年來關注動物相關議題的黃國光,也是關愛動物研究協會(ACRES)的創始人。去年,他針對公寓居民被允許養貓,組屋住戶卻不行的條規表示不滿,認為不可理喻。

(拍攝於2019年,圖源:黃國光臉書)
但是,狗兒卻允許被養在組屋。這讓無數愛貓人士不能忍。
同樣是寵物,為啥差距這麼大?
原來,建屋發展局認為貓咪脫毛、大小便等因素會影響到周圍鄰居,但黃國光卻認為,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解決的。他也指出,狗兒也同樣會脫毛和大小便,因此這個規定並不合理。
黃國光指出,義順忠邦區從2012年實行的「愛貓計劃」,讓住在組屋的居民能在自己家裡飼養寵物貓。他進一步詢問可否將此計劃擴展到更多地區。
不過,雖然組屋禁止養貓,但卻沒有嚴格執行,只有當貓造成鄰居困擾,有人舉報時,建屋局才會出面。而且,嚴重時可能被罰款4000新幣。

(圖源:Unsplash)
新加坡對家養寵物有嚴格的規定。
根據《野生動物及鳥類法令》,任何人都不得非法捕捉本地的野生動物並將其作為寵物。
另外,從國外輸入的野生動物也不能成為寵物。新加坡居民只可以從貓、狗、兔、天竺鼠、倉鼠、栗鼠、烏龜和各種觀賞鳥類及觀賞魚等動物中選擇一種或多種作為寵物。
我只想安心擼貓,為什麼鄰居家Auntie要跟我作對?!
曾收到網友來函,說自己在家裡養貓養了好幾年,但近期一直遭到鄰居投訴,要求把貓送走。可是,建屋局的人來查看後都沒有什麼意見,她卻不依不饒.......
原文如下:
家中養了三隻貓,為首的布偶貓「熊貓」已經養了長達三年之久。

次女英短「MIUMIU」也有兩年之久,小的長毛英短「辛巴」乃次女之子,也有一年多了。

小的長毛英短「辛巴」乃次女之子,也有一年多了。

三貓子都是正經途徑購買和接生的,有貓牌,疫苗等都是妥妥的。貓子們全部都已經絕育,從來沒有嗷嗷叫過,也從未出現過惹事生非的情況。
它們以溫馴可愛遠近聞名,特別文靜,凡路過者都忍不住低頭撫摸一番。貓子們被訓得很好,從來沒有排斥過人類,都是躺在那裡任人上下其手絕無半點脾氣,可以說,和狗子師出同門了。
我們和附近的寵物醫生也很熟,貓子的健康和衛生絕對是五星級的,門窗都換上了防止貓子跑出去的防護欄。在下再拮据,即便自己還在用幾塊錢的香皂,但貓子們用的已經是高科技紅外線殺菌貓spa儀器和高級的貓子產品。
可見我們一家貓奴對貓子們的健康,絕對視如性命。

隔壁的隔壁,十米開外的一戶人家,戶主女,年齡50歲出頭,因為這位新加坡阿姨(不知其名,化名為鼠姨)至今神龍見首不見尾,在下還沒有機會一睹芳容,所以除了她聲稱她怕貓之外對其一無所知。
我媽媽和我住在一起,她也是因為這次貓的事件才有幸見過其人一兩回,並不存在我家招惹了她的情況。
我們在這裡住了有5年多了,隔壁本來是一個慈祥的老阿姨(就叫老阿姨吧),跟我們關係還不錯,近來搬去了女兒家養病,於是鼠姨開始作妖。至於為什麼要提老阿姨呢?因為老阿姨和鼠姨是五米開外的直系鄰居,夾在我們中間,鼠姨和我們是十米開外的遠房鄰居,沒有半點聯繫。
老阿姨和我們家關係不錯,過年也會送橘子,但是之前老阿姨和鼠姨關係非常惡劣,曾經驚動警察,還留了案底(這個事件對本案有直接關係,容在下解釋清楚)。
聽我媽口述,鼠姨不滿老阿姨門前種的一顆小石榴樹花盆太大(其實比她自己的植物花盆就大了一圈),擋住了她的路(其實3個她手拉手路過也不影響),於是不斷投訴要求老阿姨把花盆弄走,甚至還拔掉了好不容易長起來的小石榴果實,老阿姨生氣了,和鼠姨大打出手,留下案底。
這個前科非常重要,因為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相似,從這個案情不難看出,鼠姨的投訴方式是繞過當事人,不採取任何溝通直接投訴相關部門或者報警,是相當不友好的行為,而且她還有破壞他人植物的前科。
好,背景介紹清楚了,相信大家對鼠姨的為人也有所了解,在下絕無添油加醋半點,頂多就是渲染一下不滿和吐槽一下其人。我來說正題,今年九月,鼠姨終於還是對我們家的小貓咪下手了!

某天,在下一臉懵逼地接到了建屋局發來的傳單,要求我們看管好自己的貓,不能讓其去走廊上。我媽說家裡的大貓子「熊貓」有時候會趁人開門跑出去,企圖去二十米開外的一戶人家找他們的貓子玩。也就是說,鼠姨另外一面的住戶也有貓子。
那天鼠姨就看到「熊貓」在走廊上,路過她們家,她就堅持投訴說我們家的貓跑去她的家,破壞了她的植物,還在她家門口大小便之類的。我媽說,當時建屋局來的一位小伙子聽了她的說法,都不太相信,因為家貓是很愛乾淨的,不可能在貓砂以外的地方上廁所。
我媽很天真地跟鼠姨道了歉,說她不知道還會有人害怕貓,以後會注意,我們進出時不讓貓子跑出來,貓子出來不是衝著她來,是為了去20米開外找另一隻貓子。鼠姨說她知道,但是那隻貓子離她遠,沒有過來,她不介意。 HDB的小伙子也檢查了我們家的衛生環境,還有安全防護,都是ok的。那之後,貓子也沒有再出過門。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誰知鼠姨眼裡容不得貓子,接下來的一兩個月我們頻繁接到HDB的各種調查人員的電話、信件或登門造訪,實在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干擾。
建屋局的負責人也說,他們也沒有辦法,因為鼠姨不停地投訴,不僅投訴我們家,也投訴所有建屋局和她接觸的人,說對方沒有做工。
建屋局的人解釋,雖然有規定不要養貓,但是有很多人都養了的,他們沒有權利把所有人的貓都趕走,所以其實明文規定下有一條潛規則,就是,鄰居不投訴你就養著吧!
鼠姨見此條例如獲至寶,似乎在投訴這條路上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她抓著這一點不停地投訴。就算我們看住貓不讓貓出家門後,她投訴她路過我們家看到裡面的貓,被嚇到了,她受不了,要求帶走貓子。
事已至此,我和我媽媽已經有些惱怒了,還有一年半我們才會搬家,這一年半都要跟她扯皮嗎?我媽媽嘗試去找她當面協商,她拒絕開門,不搭理我們,還是不停地投訴HDB,甚至也去找了我們這裡的議員,要把事情鬧大。
於是我們讓步,為了不讓她受到驚嚇,我們閉門關窗,空氣都不流通,但為了貓子,也只能忍一忍。可鼠姨還是咄咄逼人,又去找議員了,理由又成了,她不能容忍我們家裡有貓,或者她會說,萬一貓跑出來怎麼辦,她會嚇到(講真我們養了這麼多年,之前她怎麼沒有嚇到)。
我跟我媽媽協商,就說這座組屋養貓的還有很多人家,我們這一層也還有,不然找他們商量。奈何母親是一位正義感極強的人,她說我們家惹上鼠姨,不能把其他貓友拉下水,萬一最後真的不能養,人家豈不是也要送走貓,那就不是鼠姨害人家,是我們害人家。

HDB的工作人員也了解我們的處境,但奈何明文規定有這麼一個漏洞被鼠姨抓到了,她現在天天到處投訴,新加坡又是一個重視投訴的國家,所以才有很多國民濫用國家資源。就這麼個事,HDB的人來了好幾次了,市鎮理事會也來了好幾次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鼠姨有些不厚道,無奈沒有辦法。
以上就是全部,我媽把貓子們當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被告知必須送走,是什麼心情呢?這件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還請大家提供一些建議,我替貓子們感謝諸位大俠。
除了貓,這些動物也不能養在組屋
新加坡有一名48歲男子,真的在自家組屋養了好多隻雞和鴨。這5隻小雞還有很萌的名字,分別叫Kiki、Coco、Thunder、Shower和Rain......

因為這個男子是名私人補課老師,所以特地買了孵化恆溫箱,以便教導學生有關生命周期和繁殖的知識。

除了平時在家養5隻「小寶貝」外,他還專門開設了一個臉書頁面,不僅分享各種小雞的孵化過程,還讓其他養雞愛好者「領養」小雞~
除了養小雞,他還養了一些小鴨。

原本他以為可以和這些小雞小鴨永遠幸福快樂地在一起。沒想到事與願違,他養小雞的事兒被別人舉報了,結果就有建屋局的工作人員上門警告。他只能被迫與「愛雞」分離,為他們尋找新的歸宿......
新加坡對家養寵物有嚴格的規定。建屋局表明,住戶不允許在組屋單位內飼養雞鴨等家禽,因為它們不適合作為室內寵物飼養,如果這些家禽隨意走動可能也會對鄰居造成不便。
新加坡國家公園管理局也在網站上也明確表示,在政府組屋單位飼養家禽是非法的。只有住在私宅的人可以飼養家禽,不過必須關在籠子裡,還不能養超過10隻。

(圖源:Unsplash)
在組屋養狗狗須知住在政府組屋內的居民,每戶只能養一條狗。私人住宅居民最多可以養三條狗。如果是租房,養寵物一定要先得到屋主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