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全球現在似乎都進入了新時代。
擺脫了過去三年的困擾,各國經濟復甦,來往也更加密切了。最近一段時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訪華,就是最好的證明。

新馬兩國領導人在參加博雅亞洲路論壇年會前進行了會面,圖源:亞視新聞
然而,走進新時代並不代表挑戰完全消失。新冠消退了,但各種不同類型流感卻依然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看起來似乎「歲月靜好一片祥和」的新加坡,最近流感疫情貌似也相當嚴重,正面臨著新冠+甲流的雙重打擊。
新冠病例一周近三萬!
這類患者人數創新高
自去年11月7日以來,新加坡衛生部就不再公布新冠單日新增病例數字,將重點放在本土病例的七日移動平均數字,以此作為新的傳染指標。
當局通報新加坡上星期一共新增了28410起新冠病例,是前一個星期的14467起病例的近兩倍!

一些接受本地媒體採訪的診所就表示,以前每天平均有三到四人確診新冠,但是在最近的一兩個星期,確診人數每天平均達10到12名!
其中約有半數患者,是在出國旅遊後感染的。

圖源:8視界
與此同時,過去一周平均每天入院的新冠病患也從早前的107人,增加到了153.4人。
不過,大多數病人的症狀都比較輕微,僅有兩人需要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比起前幾周,新加坡醫院裡的ICU病床利用率有顯著降低。

當然,比起2月的數據,新加坡整個三月期間患上新冠的人數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
過去四個星期,每周新加坡新冠新增病例都突破了一萬起。得益於新加坡的高疫苗接種率及自然感染後產生的抗體,以及被證實許久更多的病毒毒性,新加坡的新冠死亡人數者這段時間以來依舊保持在一個相對低的水平。

大部分死亡病例都不是因為感染新冠後直接致死的 另外,雖然看起來確診人數在飆升,一些接受本地媒體採訪的醫生也表示,新加坡出現新一輪感染潮的可能性相當低。
畢竟,防疫措施放寬、聚會人數增加、出國的人數增多,也會大機率導致病例上升,還需時日觀察其影響。
不過,新冠檢測前不久要開始收費,人們做檢測的意願可能會受影響,病毒傳播的風險將增加也是事實,需要多多留意。

圖源:早報
另一方面,除了新冠外,新加坡近期甲流患者也似乎處於激增狀態。
一名網友向椰子投稿表示,自己最近身體不舒服去診所看了次病,發現自己中了甲流!醫生當時和他說,最近感染了這個病的人真的很多......

衛生部周更的另一項數據或許也能證實這一現象。
根據衛生部網站數據,3月26日至4月1日的這一周,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新冠、甲流及其他流感在內的很多患者都會有這種症狀)到綜合診療所就醫的人,每日平均達2826起,創下了今年的已知最高紀錄!(上個記錄是3月第一周的日平均2823例)。


數據來源:衛生部網站
要知道,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只有日平均不到1500起!即使是疫情前大家都不戴口罩感染人數更多,2018年-2002年的同期日平均患者數也過2592......
這是專家和醫生分析,這是因為在剛剛過去三月學校假期,不少人出門旅遊回國染上了病毒,因症狀不太嚴重在不知不覺中就傳給了更多人。
但是,病患檢測顯示,其中大多數去看病的人都沒有得新冠,他們的症狀也比較輕微沒有出現氣喘現象,能夠正常飲食並在家自愈康復。

圖源:路透社
說起來,雖然新加坡新增新冠和甲流病例數看似增多了,但其實在新加坡生活的我們也不用太擔心。
今年2月中旬開始,衛生部又再一次調整了新冠病例患的計算方式,從原有的收集診所、醫院及檢測機構上報的數據,換成從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求醫人數中,大致確定當中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冠,再乘以全國人口得到的數據,因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差。

圖源:8視界
早前,衛生部也表示,目前在新加坡檢測到的是亞型變異毒株XBB,其譜系的亞型變異株XBB.1.5和XBB.1.9,並沒有發現最新的XBB1.16患者病例。
因此,目前病例的增加並沒有對新加坡醫療系統造成壓力,畢竟都是「老毒株」了。

圖源:8視界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淡瑪亞則表示,同新加坡去年峰值相比,今年的峰值並不是非常高,因呼吸道症狀而前往急診部的人數,並沒有像去年的前幾波那樣出現高峰。
再加上新加坡醫院病床使用率並沒有出現顯著改變,淡瑪亞認為,對於過去幾周新增病例突增,無需過度關注。

因此,只要新加坡新冠重症患者不再激增,新冠病毒不再高度變異,本國醫療資源能夠繼續保持低使用率的話,甲流看起來並不是個大問題。
一切保持穩定,那麼新加坡不再需要也不會打算重啟各種限制措施了。
甲流患者應該怎麼辦? 中國專家有最新建議
目前來看,不管是對於甲流又或者新冠,大家似乎都不必太過憂心忡忡。
雖然甲流比普通流行性感冒症狀稍重一些,但根據中國官方發布的報告,甲流患者一般在發病的3-5天後就能自愈,併發症雖有但真正患上這些病症的人也不多,和新冠的疊加感染機率更是極低。

圖源:見水印
當然,對於小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或肥胖者來講,感染流感後更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最可靠的方法還是儘快就醫。
特別是有人出現發熱狀況後精神狀態差、心率加速,尤其是孩子有驚厥、抽搐、全身發涼的情況,更是要及時就醫。
與此同時,很多人都會自行在家做流感抗原試劑,但其檢測並不完全準確,容易因操作不當等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的情況,找醫生是確定自己是否患上甲流最有效最循迅速的方法。

圖源:財新
隨著整體態勢不斷變好,近段時間,也有幾位中國傳染病專家都表示,或許是時候讓人摘下口罩了。
3月31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在廣州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佩戴口罩已經可以成為非強制性的措施:
「人群長時間低暴露於流感等病原體,鼻腔缺少刺激,對人體自然免疫力的形成不利,進入4月以後,條件允許情況下,建議可以不戴口罩。」

圖源:央廣網
中國另一位專家——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發文,在4月初發文表示,對於沒有明確要求戴口罩的場合,可以根據本人情況,自行決定是否戴口罩。

吳尊友說,戴口罩,主要是從保護健康的角度考慮,特別是預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方面卓有成效,因此,雖然目前全國沒有達成統一規定,但還是建議大家隨身攜帶備用口罩。

圖源:見水印
不管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才是最重要的。必要時,大家也可以去打流感疫苗,以防自己哪一天莫名中招。
甲流雖可怕但畢竟已經出現多年,這麼多年的醫學發展不至於讓醫生對此手足無措,放寬心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