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惠敏(Shih Hui Min)博士在新加坡傳媒界擁有超過35年的內容製作和管理經驗,她也是NUS商學院MBA校友。而今她投身教育產業,擔任新加坡亞洲教育學院總裁,致力於為新加坡培養傳媒應用型人才。
此外,她還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MBA「師友計劃」的導師,為MBA在校學生提供行業經驗與指導。
在她眼裡,國大商學院的這項實施了多年的「師友計劃」會起到什麼作用?她為什麼願意擔任師友計劃的導師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石惠敏的分享。
校友簡介

Shih Hui Min | 石惠敏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中文EMBA 2001屆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
亞洲教育學院(APDA)總裁
新傳媒前高級副總裁
以下內容來自NUS BizAlum與校友石惠敏博士的訪談
Q1 是什麼促使您決定支持國大商學院的師友計劃,並且擔任導師?
石惠敏:首先,我在求學與職業生涯中曾遇過多位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上的導師,深受啟發;其次,能為年輕有為的青年後進提供職業發展的個人經驗與觀點,幫助他們少走彎路;再者,能為母校作些貢獻,幫助即將畢業的學弟學妹們在視野、心態、發展方向上提供建議輔導,這些都是我對社會與國大最微不足道的回饋。
Q2 請您介紹一下導師經歷。
石惠敏:早在2004年前後,國大商學院分配給我兩名優秀的學生,一位是新加坡女生,一位是來自中國北京的男生。從他們求學直到畢業,我經常與他們會面、交談,關注他們的發展狀況。
為什麼關注?因為一位是匹馬單槍負笈越洋的男生,另一位是對生活充滿熱愛與期盼的女生,能為他們做點事,看見他們的成長,是我的滿足與快樂。

國大商學院對外事務總監蔡藍詩(左)在讀書期間,石惠敏(右)曾擔任過她的師友計劃導師
作為一位在傳媒界工作多年的學姐,除了提供一些生活、相關職場認知的輔導和建議外,也通過餐敘,以輕鬆方式聆聽他們的觀點與想法。
很幸運,積極、正面並且具有智慧,是這兩位學生的共同特質與一貫態度,因此我的輔導工作並不困難,而在他們畢業找到工作後,還持續與我保持聯繫直到現在。
Q3 通過擔任學生導師,您個人有怎樣的收穫?
石惠敏:我很感恩曾擔任年輕優秀學生的師友,他們給我機會去理解即將剛畢業或剛畢業的年輕人,在學習、就業、發展上的需求,以及他們的雄心壯志和個人理想。這也讓我更好地理解我自己工作環境中一些初入職場年輕人以及自己孩子的心態與想法。
儘管擔任導師的時間不長,同時可能許多方面也做得不夠,但這段經歷讓我反思如何做一個更稱職的導師。例如,去理解、鼓勵和幫助年輕的畢業生規劃職業生涯,甚至輔導他們的人生規劃。
與他們的幾次重要的溝通深談,讓我也產生了責任感與使命感,當得知他們都在職場成功發展時,那份快樂與驕傲不亞於他們的父母與師長。

石惠敏曾在中國蘇州工業園區擔任培訓師提供課程教學
Q4 在您看來,師友計劃在開展的過程中,能確保這項計劃對導師和學生雙方都有意義的重要因素是什麼?
石惠敏:師友計劃是國大商學院行之有年的優良傳統制度。個人認為要讓這項制度持續發展並發揮實效,導師與學生雙方的真誠很重要:導師不應將此視為學校給的差事,以應付的態度交差了事,而學生也要誠懇地與導師保持互動聯繫,謙虛、踏實地尋求提點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