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加坡政府放寬各項防疫措施
學前教育中心也逐漸恢復更多活動
新加坡教育部表示
在恢復更多社區活動之時
學前教育中心出現零星病例是可以預見的
新加坡政府的態度
新加坡政府表示,對於未來可預期出現的零星病例,政府將採取針對性的策略,及時偵測病例和匡列密切接觸者,以防止病毒在中心內傳播,同時減少對其他孩童和家庭造成的影響。
此外,新加坡政府還表示,學前教育中心從星期四(19日)起將可審慎恢復更多活動。這包括允許一位已完成接種疫苗或提前接受抗原快速檢測的家長,陪同新入學的孩子進入中心。

據悉,學前中心自上星期二起已經獲准,恢復每組不超過五名孩童的戶外活動。新加坡幼兒培育署表示將繼續留意,隨時檢討防疫措施,以確保孩童安全。
數據統計,過去兩周,新加坡本地共有約100名11歲以下的孩童確診感染冠病。
新加坡此前收緊防疫措施
此前,在新加坡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學前教育中心曾收緊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其中包括:若有家人在等待前往政府隔離設施,或是在隔離期間等待冠病檢測結果,學前中心的學生和職員都須履行缺席假(leave of absence)。
對此,新加坡幼培署表示,當學前中心學生和職員的家人到達政府隔離設施,並在開始隔離時接受聚合酶鏈反應檢測(PCR)且呈陰性後,學生和職員才能複課。
據了解,新加坡目前只有在家庭成員在家隔離或履行居家通知的情況下,學前中心學生和職員才須拿缺席假。在受影響的家庭成員完成隔離或居家通知後,學生和職員才能重返校園。

新加坡學前教育中心收緊防疫措施
幼培署也建議學前中心可調派受影響的職員期間負責後勤行政工作,避免與其他職員或學生接觸。
此外,如果有近期到過學前中心的學生接到隔離令,並在隔離前或在開始隔離後不久出現身體不適,全班同學都須拿缺席假。
新加坡的學前教育
新加坡的學前教育分為託兒所和幼兒園兩部分。託兒所接納的孩子基本在18個月-3歲之間,是為解決上班父母日常不能照料孩子的問題。父母上班前把孩子托給託兒所中心,下班後再將孩子接回家。
幼兒園主要針對2—6歲的孩子,設有3年制課程,側重於發展孩子的語言技能、社交技能、解決問題的技能、數字概念、音樂欣賞和戶外活動等方面的能力。
幼兒園分為小班(Nursery )、中班(K1) 、大班(K2) 三個階段,有的幼兒園也有豆豆班,以責任、尊重、堅持為核心教學理念,提倡老師要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點和潛質,加以引導和激發。
新加坡的幼兒園 搜索
國際學生可選擇的新加坡幼兒園共分三種類型:公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國際幼兒園。
幼兒園入學不需要參加考試,2至5歲的孩子可以直接申請,即使是家長不在新加坡工作也沒有新加坡身份的小朋友也可以來新加坡讀幼兒園。
國際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一般學額充足,公立幼兒園學額比較緊缺,需要申請,3歲之後申請公立幼兒園,學生准證獲批的可能性更大。
01 新加坡公立幼兒園
新加坡目前有兩所政府幼兒園:
PAP Kindergarten(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會幼兒園)
MFS(My First School,NTUC 全國職工總會幼兒園)

政府幼兒園是非盈利性的,政府和其它機構的投資與捐款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因此相對於私立幼兒園和國際幼兒園學費要低得多,為家長提供了優質且負擔的起的託兒服務。政府幼兒園的學生准證與陪讀准證批准率高,有效期長。
02 新加坡私立幼兒園
私立幼兒園由私人部門經營(社區、基層、商業機構等),基本採用與公立幼兒園相同的教學模式,因而同樣能夠保證教學質量。
入學難度較低,與公立學校相比,私立幼兒園學位緊張的情況要好很多,因而其入學難度相較政府幼兒園而言要低些。

03 新加坡國際幼兒園
新加坡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其中相當數量的國際學校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學校設施好,國際學校大多在教育資源上投資了很多,為孩子綜合素質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擁有自主招生權,入讀難度低,相對於政府幼兒園緊缺的學位,國際學校學位名額不受限制且擁有自主招生的權利,因而大大降低了外籍學生入讀的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