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意味著,組屋在某種情況下已經成為了一種具有「保本屬性」的、值得長期持有的資產了。
即使要被政府收回,也完全不虧,畢竟屋齡久的房子維護成本也更高了,到時候還不如住進新發展的住房項目里呢~

圖源:Yahoo
③新加坡組屋更容易跨種族交流
新加坡的組屋,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新加坡各族群間的融合,維護了種族和諧。
為了取消各種族之間的物理距離隔閡,新加坡政府還特地考慮了每個組屋區的種族結構,確保和全國人口結構吻合,避免出現單一種族聚居區。
此外, 組屋還經常舉辦社區活動,促進新加坡人了解各個族群的風俗習慣,這些措施都加深了種族之間的互信和理解。

圖源:海峽時報
可以說,居住在組屋裡,幸福感還是比較高的!
而新加坡不斷完善的組屋制度,讓新加坡人只要一生下來,就大機率無需為住房問題擔憂~
新加坡的組屋,擁有了「福利房」的屬性,因此,政府對於申請者有著身份要求。
申請條件當然非常嚴格,但是絕對不苛刻。
直接向政府申請預購組屋(BTO:built-to-order)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新加坡公民(至少一方)
申請者以家庭為單位(夫妻或者父母與孩子)
家庭收入不超過14000新幣
申請時不能擁有其他房產。(賣出現有私有房產30個月後才可申請政府組屋)

圖源:Yahoo
永久公民加永久公民的組合,目前只可以購買2手組屋。
在新加坡,一個家庭只能擁有一套政府組屋,再加上這樣的嚴格的申請條件,確保了申請政府組屋的人只能買房自住,嚴格杜絕了炒房現象。

圖源:海峽時報
椰友們,你們覺得新加坡的組屋好嗎?又有哪些不足之處待改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