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新加坡和越南通過線上虛擬儀式,共同為越南-新加坡工業園(VSIP)太平省項目舉行破土動工儀式。這個占地333公頃的工業園,是兩國合作的第20個VSIP項目,也是越南北部首個聚焦電子元件、精密工程、可再生能源的高端製造基地。
更引人注目的是,兩國還簽署了五項合作協議,涵蓋跨境電力貿易、數字經濟、碳信用合作等關鍵領域。這些動作不僅標誌著新越關係進入新階段,更透露出東南亞產業升級的哪些趨勢?
01
VSIP太平省:不只是工業園
而是"未來製造"試驗場

VSIP項目自1996年啟動以來,一直是新加坡與越南雙邊合作的重要象徵。近三十年來,這些工業園區為越南的工業園區發展設定了國際標準,提供了高質量的基礎設施,使投資者能夠無縫開展業務。
目前,20個VSIP園區已累計吸引投資超過200億美元,創造了30萬個就業崗位,極大地推動了越南的工業化進程和就業增長
此次動工的VSIP Thai Binh項目,不僅將繼續這一傳統,還將引入更多高科技和綠色工業元素,成為高科技、綠色工業的典範園。
1. 定位:北越工業新樞紐,2026年交付
◎ 太平VSIP位於越南北部工業帶,未來將連接Lach Huyen深水港(越南最大深水港之一),形成「港口-工業園」聯動模式。
◎ 主要吸引電子元件、精密機械、可再生能源企業,補足越南製造業的高附加值環節。
◎ 工業用地預計2026年交付,比傳統園區開發周期縮短約1-2年。

2. 三大升級:智能、綠色、互聯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儀式上強調,未來的VSIP將向「智慧綠色工業園」轉型:
◎ 智能管理:應用物聯網(IoT)優化水、電、交通,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如樂高越南工廠採用太陽能+智能電網,能源成本降低30%)。
◎ 100%可再生能源:園區將配套風電、光伏項目,滿足企業碳中和需求。
◎ 區域協同:通過高速公路網與周邊VSIP(如海防、北寧)聯動,形成「衛星工業集群」。
02
五項協議深度解讀:
新越合作瞄準三大賽道

除工業園外,兩國還簽署了5份合作文件,核心聚焦:
1. 跨境電力貿易合作
加強東協電網跨境電力貿易合作的協議,探索到2035年將從越南進口到新加坡的低碳電力的目標容量提高到2吉瓦左右。
關鍵項目:
海底電纜計劃:勝科集團(Sembcorp)正鋪設1000公里海底電纜,2027年前實現1.2GW電力輸送;
海上風電:越南國家石油與勝科合作,在越南南部開發大型海上風電場。
兩國將建立碳信用交易機制,越南通過林業、可再生能源項目生成碳信用,出售給新加坡企業(如航空公司、化工巨頭)。
潛在規模:東南亞碳市場2030年預計達100億美元,新越希望主導規則制定。
2. 數字發展與創新合作
加強在可互作的數字系統、框架和平台上的交流,支持無縫的數字貿易和物流解決方案,並加強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越南將參考新加坡的「AI治理模型」,制定本國人工智慧法規,推動數字貿易標準化。
3. 跨境二維碼合作
新加坡Nets與越南國家支付公司合作,未來兩國消費者可直接掃碼消費(類似中國-東協「互聯互通」模式)。
4. 民間交流與合作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與越南-新加坡友好協會之間的諒解備忘錄,文化交流是國與國之間關係的重要紐帶,通過這一諒解備忘錄,兩國人民將有更多機會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增進民間友誼,為兩國的長期友好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5. 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行動計劃
關於實施越南和新加坡外交部之間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意向書,將為兩國在政治、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搭建更廣闊的平台,進一步提升雙邊關係的戰略高度。
03 VSIP模式為何成功?30年驗證的「新加坡配方」

自1996年首個VSIP(平陽省)成立以來,該模式已成為東協產城融合的標杆:累計吸引170億美元投資,入駐企業超1000家(包括英特爾、三星、松下)。直接提供30萬個崗位,間接帶動百萬級就業。
成功關鍵:
「交鑰匙」服務:企業入駐即可獲得國際標準基建+一站式審批(越南一般工業園需自行申請水電許可,耗時3-6個月;VSIP內1個月內搞定)。
產業鏈聚合:同一園區內布局上下游企業(如電子園配套PCB廠、晶片封裝廠),降低物流成本15%-20%。
越南總理范明政評價:「VSIP是雙贏模式——新加坡帶來資本與管理,越南提供土地與勞動力。」
太平VSIP的開工,不僅是又一個工業園落地,更是新加坡與越南經濟捆綁加深的標誌。隨著綠電、數字、碳市場三大新賽道合作啟動,兩國正從「製造夥伴」升級為「能源+科技盟友」。
對中資企業的啟示:
電子、新能源企業可關注太平VSIP,享受關稅優惠+綠電供應雙重紅利;
數字服務商可藉助新越跨境支付合作,布局東南亞無現金支付市場;
碳管理公司可參與越南碳信用開發,搶占東協碳中和先機。
黃循財總理的願景:「VSIP不僅是工廠集合,更是創新與可持續增長的引擎。」未來,它能否成為東協產業升級的模板?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