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 「2024 趨勢調查:動盪局勢下的民意走向」 對五地社會進步表現和年輕人國際表現互評。新加坡受訪者認為本國社會進步表現最佳,不同年齡層觀點有別。此次調查反映出五地在民眾眼中的發展形象和年齡因素對評價的影響。
1. 調查基本情況
「2024 趨勢調查:動盪局勢下的民意走向」 全面啟動,針對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進行調查,內容涵蓋社會進步表現和年輕人國際表現互評。
社會進步方面,綜合五地受訪者看法,新加坡表現最佳,隨後依次是台灣、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
聚焦新加坡本地調查結果,其受訪者也將本國列為社會進步首位,這一排名結果為後續分析奠定了基礎。

來源:聯合早報
2. 年齡層觀點差異剖析
此次調查中,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受訪者的年齡結構差異帶來的不同評價。
超過六成的本地受訪者年齡在 45 歲及以上,他們認為新加坡在社會進步維度表現最佳。
然而,在去年開展、今年初公布的 「2024 年亞洲青壯年價值觀調查」 中,18 - 45 歲的新加坡受訪者卻認為台灣在社會進步方面表現最佳。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分析指出,這種差異源於不同年齡層對社會議題關注點的區別。
年紀較大者更注重發展成果,諸如教育、醫療資源的普及和質量,社會秩序的穩定,經濟發展的穩健以及社會凝聚力的強度等。
而年輕受訪者可能更傾向於考量社會的自由開放程度等理想因素,例如台灣接受同性婚姻等社會政策,可能使年輕受訪者對其有更積極的評價。

來源:聯合早報
3. 調查結果
從最新的調查結果深入分析,能清晰看到新加坡不同年齡層民眾在社會議題上的態度分歧。
年齡較大的受訪者在衡量社會進步時,綜合考慮教育、醫療、社會秩序、經濟發展和社會凝聚力等多項指標,以此判定新加坡表現最佳。
新加坡管理大學副教授陳慶文進一步解讀,在評價社會進步時,無論是優先考慮理想的實現,還是側重於務實的發展,都具有合理性,二者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分。
社會的良好進步需要兼顧理想與務實發展,只是在不同社會環境,甚至在同一社會的不同年齡層中,二者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
本次調查結果鮮明地體現了這種差異在民眾評價中的具體表現,為理解區域發展評價和民意傾向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

來源:聯合早報
參考資料:
1.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41107-5307025,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