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老齡化」和「新生率」這一類的話題一直在熱搜上被反覆提及。

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首次突破600萬大關,達到約604萬人,同比增長2%。
然而,在人口增長的同時,新加坡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生育率下降等嚴峻挑戰。

新加坡人口新突破
根據《2024年人口簡報》,新加坡人口的增長主要得益於非居民人口的顯著增加。

非居民人口從去年6月的177萬人增長至今年6月的186萬人,增幅高達5%。

其中,工作準證持有者占據了非居民人口的大部分,其次是外籍幫傭。
這一變化反映了新加坡經濟對外部勞動力的依賴,特別是在建築、海事和加工業等領域,這些行業在後疫情時期為了趕工而大量僱傭外籍員工。
與此同時,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口也在穩步增長。

公民人數增加0.7%,達到364萬人;
永久居民人數則增加1.2%,達到54萬4900人。
儘管公民人口的增長率相對較低,但這一數據顯示出新加坡在穩定引進新公民和永久居民方面的努力。
人口老齡化加速
在人口增長的同時,新加坡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也日益凸顯。
65歲及以上公民的占比從10年前的12.4%上升至今年的19.9%,增速遠超過去十年。
這意味著新加坡正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未來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社會保障和醫療照護壓力。
「嬰兒潮一代」的逐漸老去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

到2030年,預計每四個公民中就有一人年齡在65歲及以上,老齡化比例將達到24.1%。
此外,80歲及以上的公民人數也從十年前的8萬5000人大幅增加至14萬2000人,增長率高達65%。
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新加坡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這包括提高退休年齡、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家庭和社會支持老年人等。
同時,政府還積極推動勞動力市場改革,提高勞動力參與率,以緩解因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生育率下降
與人口老齡化並行的另一個挑戰是生育率的持續下降。
去年,新加坡公民新生兒數量僅為2萬8877個,比前年的3萬多人減少了5.1%。
居民整體生育率更是跌至0.97的歷史新低,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1的替代率。

生育率的下降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壓力、職業發展、生活方式改變等。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經濟動盪和不確定性進一步打亂了人們的結婚和生育計劃。
為了鼓勵生育,新加坡政府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提高生育津貼、增加育兒假、擴大託兒服務等,但這些措施的效果仍有待觀察。
移民政策與人口規劃
在人口增長放緩和老齡化的背景下,新加坡的移民政策也備受關注。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穩定和可控的步伐引進新公民和永久居民,以保持人口的活力和多樣性。
去年,新加坡有2萬3472人成為公民,3萬4491人成為永久居民。這一數據表明,儘管移民政策有所收緊,但新加坡仍然保持著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

然而,根據《2024年人口簡報》的預測,到2030年新加坡人口可能大大低於690萬人的規劃參數。
這一預測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新加坡未來人口發展的擔憂和討論。儘管如此,政府仍強調690萬人的規劃參數在2030年代仍適用,因為按更高的人口總數規劃住房、硬體設施等可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