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為低收入年長者縫製新衣 130件款式各異不怕撞衫

關雯蔚連續三年在農曆新年期間為低收入年長者製作新衣服過年。(圖:李溢薈)
笑容在臉上、溫暖在心間!130名低收入年長者穿上本地義工親手縫製的新衣裳,迎祥納福慶龍年!這是本地一名女義工同裁縫愛好者連續第三年為低收入年長者製作新衣,辭舊迎新過好年。看到年長者臉上露出笑容,讓女義工欣喜萬分。
58歲的女義工關雯蔚在冠病疫情期間開始學習裁縫,過程中有了為年長者製作新衣服的想法,因此在2021年創立義工組織Sewing Hearts,和一起上裁縫課程的朋友們製作新衣。今年參與縫製新衣服的義工共有80名。
關雯蔚告訴《8視界新聞網》,每逢農曆新年,她和家人都會遵循穿新衣的傳統,「就連我的孩子出國讀書的時候,我也告訴他們無論如何過年一定要買一件新衣穿」。而她想到一些年長者可能沒有能力買新衣,因此發起這項計劃。
她和多個非盈利組織合作,到社區服務中心為年長者量身,並向他們了解所偏好的設計款式。
「我會跟他們聊天,問他們喜歡什麼顏色,給他們參考照片,看他們想要什麼樣的款式。收集好資料後,我就會去買布料,然後一個人扛回家。每一批布料都是我親手挑選的。」
為了避免撞衫情況出現,細心的關雯蔚會確保每個中心所縫製的衣服,不會使用同一款布料。若不行,她會想方設法改變設計,不讓兩件衣裳看起來太相似。
「過程真的很累,但我也很享受。每一次去買布料的時候我都很興奮。」


義工為蒙福關愛(Montfort Care)獨居年長者縫製新衣服。(圖:蒙福關愛)

義工為蒙福關愛(Montfort Care)獨居年長者縫製新衣服。(圖:蒙福關愛)

義工為蒙福關愛(Montfort Care)獨居年長者縫製新衣服。(圖:蒙福關愛)
關雯蔚透露,為年長者製作衣服,需注意一些小細節。由於年長者的手伸不到後背把拉鏈拉起,因此不宜縫製裙子或旗袍。此外,中國傳統服裝的盤扣,一般用來固定衣襟或裝飾,為了方便年長者扣上衣服,義工們會在盤扣後方縫上暗扣。
由於有些義工是學生,因此所縫製的衣服難免參差不齊。為了確保每一位年長者收到的衣服都是完好無缺的,她有時還得自掏腰包購買現成的衣服,以免讓老人家失望。
關雯蔚說,每次看到這些年長者穿上義工們親手縫製的衣服都感到十分高興,他們收到衣服後臉上露出的笑容給予她一股強大的動力。
她回憶起有一次,一名患癌症年長者在農曆新年前接到健康報告,情況不樂觀,當義工們把做好的新衣服給她穿時,她露出快樂的笑容讓他們感到窩心。
關雯蔚透露,若招集到足夠的義工,就會在四、五月的時候再做一批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