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財富去做有意義的事——專訪劉氏基金會主席劉智評

2020年01月08日   •   3萬次閱讀

劉氏基金會主席劉智評

8歲跟隨母親從中國南來新加坡投奔父親,13歲踏入社會歷練,38歲開創自己的事業。在創業的同時,積極投身社團活動,在多個宗鄉團體擔任要職,服務本地客家社群長達三十多年。年近古稀又創立慈善基金,將自己的財富投入公益事業,扶危助困。現任劉氏基金會主席劉智評的人生故事充分體現了老一輩華社領袖艱苦創業,傾情回饋社會的精神。

創業之路

1948年,劉智評出生在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他剛剛滿月,父親就告別家鄉南來新加坡謀生,在同鄉開的當店做火頭將軍(廚師)。1956年,年僅8歲的他跟隨母親來新加坡與父親團聚,插班進入一間鄉村學校——華廈小學讀書。

作為家裡的長子,劉智評很小就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的責任,洗衣、做飯、做家務。小學畢業後,他考入海星中學,但因家裡負擔重,只讀了一年就輟學回家。當時,父親已經開始和叔伯輩親戚一起出來創業,盤下半間店做金飾生意。輟學後的他先是和母親擺了兩年地攤,1963年開始跟著父親在金店做事。

1986年,劉智評獨自出來創業,創辦了順發金莊,做金首飾生意,一直經營到現在。1990年代,他和三位朋友一起投資咖啡店,獲利頗豐。後來又自己單做,買賣產業,積累了財富。

劉智評說:「我的創業過程雖然出現過波折,但總體還算順利。我認為時機很重要,選擇在什麼時機進場非常關鍵。」

投身社團

1983年,在父親的帶動下,劉智評加入客屬劉氏公會。自此,他開始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先後加入了茶陽(大埔)會館(1986年)、劉氏總會(1995年)、南洋客屬總會(1998年)、豐永大公會(1999年)、宗鄉總會(2013年)等,並在這些宗鄉社團服務到現在,時間長達二三十年。在此期間,他擔任多個公會的重要職位,將大量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這些社團。

劉智評說:「小時候,我的父親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常常帶我們去參加。久而久之,我們都受到感染,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再加上我很早就離開了學校,參加這些社團可以認識一些鄉親,擴大生活圈子,跟大家經常交流,彼此交換意見,從中得益不少,就像上了一所社會大學。因此,在1980年代事業穩定、沒有後顧之憂後,就在社團活動上花了很多時間。」

服務社團三十多年,劉智評為這些社團的發展出錢出力,也帶領著這些社團經歷了因社會環境改變社團轉型的過程。1998年,他加入南洋客屬總會擔任財政,當時客總的經濟窘迫,他多次個人先墊付運作經費,幫忙客總度過難關。2007年,時任客總副會長的他積極捐款支持會長何僑生對客總會所大廈進行翻新,翻新後的會所租金收入大幅提升,改善了客總的財務狀況,經濟的穩定也促進了客總會務的發展。2004年,客屬劉氏公會位於芽籠24巷的會所遭遇大火,身為會長的他帶頭捐款5萬新幣,籌款20多萬重修了會所。

2008年,茶陽(大埔)會館慶祝成立150周年,劉智評擔任慶典籌委會主席。他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先後奔赴中國四省邀請客家表演團來新加坡參與慶典活動。這一年的大慶活動豐富,從6月一直持續到10月,先後舉辦了「客音客韻客家情」文娛之夜、愛心畫展、愛心書法展、「客家美食香滿城」美食節、「客家丰采」 照片展等一系列客家文化活動項目,會慶慶典一連舉行三天,聯歡晚宴邀請李顯龍總理擔任主賓,場面空前盛大。還配合會慶出版三本新書——《大埔民居》、《永遠說不完的課題——客家文化論集》和《小荷尖尖》。這次周年大慶也成為劉智評社團生涯中最難忘的一段回憶。

茶陽(大埔)會館150周年會慶系列活動」客家丰采照片展「,主賓國會議員楊莉明(左二)參觀展覽,劉智評(左三)等理事陪同

同年,豐永大公會(管理豐順、永定和大埔三邑人的墳山祠堂的機構)計劃發展三邑祠地段。此計劃歷時8年,經歷重重波折,終於2015年建成。豐永大與發展商合作建成82間高檔半獨立式洋房,一間仿客家土樓的圓樓—三邑樓,大伯公廟和總墳,整個計劃耗資高達5000多萬元。在此期間,劉智評任茶陽(大埔)會館會長,他曾先後兩次在會員大會上受詢時保證,絕不辜負會員期望,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完成三邑祠地段的建設計劃。在豐永大發展計劃第二次融資時,他和其他三名信託人何僑生、何謙誠和曾憲民一起冒著巨大的風險,應金融公司的要求用個人名義簽保公會償還貸款。

豐永大公會三邑祠地段發展計劃,與開發商合作建82間半獨立式洋房

劉智評說:「雖然在此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最終我們完成了這個計劃,把一件幾十年想做但都沒有做成的事完成了,我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他覺得有時候做社團的事務比發展自己的事業還要難,因為社團要為會員負責,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有時候您付出了,別人也不一定會理解。「有人問我,這樣辛苦是為了什麼,我也不懂要怎樣回答,社團服務帶給我一種滿足感,這種奉獻和付出給我一種無形的快樂。」

他也坦言,一些沒有經費和經濟積累的會館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年輕人少,很難找到繼承人。像劉氏公會除了獎學金得主,沒有多少年輕人。而且現在的社會跟以前不一樣,少了一些鄉情,年輕人大多講英語,也對會館活動沒有興趣。但是會館這個華族文化的堡壘不能倒掉,要盡大家的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

熱心慈善

劉智評(左)為仁慈醫院捐款,李顯龍總理(右)為他頒發紀念品,中為仁慈醫院主席蔡天寶

2015年,劉智評成立劉氏基金會(Lew Foundation),將自己的部分產業收益投入這個基金,專門用作慈善事業。截止目前,他以劉氏基金會的名義先後捐給安德烈護理中心400萬(2016年)、全國腎臟基金會(NKF)200萬(2018年)、衛理福利服務(MWS)療養院—油池200萬(2018年)、同濟醫院50萬(2019年)等多筆大額善款,捐給其他一些機構比如老人院、醫院、社區等的善款更是不勝枚舉,受益對象不分種族與宗教。此外,他還在祖籍地大埔縣捐款300萬人民幣修路、修橋、建醫院、幼兒園等。

劉氏基金會為聖安德烈療養院捐款400萬

劉智評表示,人生到了這個年紀,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回饋社會。錢存在銀行也沒有意義,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全都留給孩子也對孩子無益,如果孩子發奮圖強,會賺到更多財富。所以趁現在設立這個基金,請外面專業的人管理。將自己的部分財產投入基金,這個錢就是屬於社會的了,能夠去救濟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對社會有所貢獻,自己也獲得了滿足感。優雅社會需要每個人多一些奉獻,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擁有財富的人出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劉氏基金會捐款200萬給MWS-油池(左為衛生部長顏金勇,中為劉智評,右為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

「我們生活的那個年代,人都比較單純。小時候聽父親講一些傳統華文故事,比如《三國演義》,也經常聽『麗的呼聲』講一些故事,這些故事教給我一些人生哲學,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無形中讓我受到了教育,接受了華人傳統價值觀的薰陶。」

目前處於半退休狀態的劉智評保留著老一輩華人的傳統品德和作風,生活簡單,不喜奢華,待人寬厚謙和,處事行善低調。他認為花很多錢在吃穿用度上毫無意義,用這些錢做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更有意義。

他的善行也獲得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太太不但不反對他做慈善,還經常鼓勵他。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也非常支持,對此他非常欣慰。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