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網友吐槽亂丟口罩,「不知道病毒可以在上面存活7天嗎」
2020年,口罩成為了全球小夥伴們出門的必備品...
在新加坡這樣的現狀依舊在持續,但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有不少人把口罩丟棄在公共空間,而這可能導致病毒傳播;有網民在社媒設立帳號,專門上載這些被丟棄的口罩照片,相信是藉此提醒小心處置口罩。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規定,為遏制病毒,出門時必須戴上口罩,只能在吃東西或運動等情況下摘下口罩。
一名為maskselamat的Instagram用戶就專門上載這些照片,相信是藉此提醒小心處置口罩。

(圖:來源自網絡)
用戶也在簡介中幽默寫道:「我的周圍都是熟悉的臉(口罩)」。
這個帳號從上個月4日開始上載照片,至今發布了37個貼文,當中包括不少一次性口罩和可重複使用口罩。

(圖:來源自網絡)
據照片顯示,這些口罩大多數被丟棄在地面上,如樟宜機場、草地上、馬路上、樓梯間都可發現其蹤影,此外甚至被發現漂浮在水池面上。
另外,還有把口罩綁在飲料瓶子上,結果就連瓶子也一同落下。

(圖:來源自網絡)
另一張照片中,口罩相信被丟棄在巴士站附近,引得這名用戶附文調侃道:「可能是在等巴士之類的。」

(圖:來源自網絡)
此前,中國香港大學(HKU)一項研究顯示,戴上口罩若不小心接觸到新冠病原體,就算沒有直接感染,只是附著在口罩上,病毒也可以存活七天,而且溫度越低,可以存活的越久。
這項研究由港大公衛學院教授潘烈文,與斯里蘭卡籍的病毒學講座教授裴偉士(Malik Peiris)等研究人員所完成,研究報告刊登於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研究指出,溫度會是影響病毒存活的關鍵,在攝氏4度的時後,病原很穩定,升高到70度時,只要5分鐘病毒就會失去活性,因此用熱水浸泡衣物半小時以上,就能達到高溫殺菌的功效。
在室溫22度,濕度65%的情況下,病原體在衛生紙的表面上可以存活3小時,在不鏽鋼和塑膠表面可以存活4到7天,鈔票或是玻璃上可存活2天,木材或是衣服則是1天,其中最驚人的是,外科手術的口罩在經過七天之後,仍然可以檢測到原本數量0.1%的病毒。
裴偉士指出,戴口罩時不要用手觸摸口罩外層,雙手遭到污染之後,一但碰到眼鼻口,就有可能感染到病毒。
所以不要再亂丟口罩了!
此外,按照新加坡的法令,首次亂丟垃圾者可被判罰款最高2000元,或是被判勞改,需要清理公共場所長達12個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