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選舉局。(海峽時報)
作者 何盈
新加坡每屆大選競選活動期間,各路候選人都費盡唇舌,向民眾演說,或是交流之時,總會留下好些頗為接地氣的字句。
一些被認為是候選人的口頭禪,另一些則成為市井小民茶餘飯後的談資,以沖淡大選的嚴肅氣氛。
近年來,至今還叫小市民津津樂道的是領導人那句:「米仙不要落蜆」(福建話,即馬來米線不要加蜆)。一般的看法是,這句話對政策和民生無傷大雅,跟誠信也無關。

2006年大選年,李顯龍總理的一句:Mee Siam mai hum,至今還被網民津津樂道。(視頻截圖)
身為老選民的區區在下,記性並非十分準確,上一次大選流行的經典金句好像是有不少候選人,尤其是執政黨的代表,頻頻「道歉」,而且個個自稱為人理應「謙卑」等等。
這一屆大選戰火未開之際,最先冒出的字句就是: 口誤!
這口誤二字,日前從「棉花出自綿羊身上」的大官口中冒出之後,竟然不脛而走,連參選的執政黨新人,也馬上有樣學樣,用將起來。
古人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如今是,一言既誤,立馬駁回。
「口誤」二字,別說在歷屆大選中聞所未聞,即使是紙媒過去也不多見,可說是本屆大選一大「金句」。
言者不用「失言」二字,而改用「口誤」,確實是高招。
失言一般上是指說錯話,口誤則可以狡辯或理解為: 「一時不小心,說漏了嘴」。
甚至可以說成,話雖然是出自我口,引起誤會的在於你,那並非我的錯,加上沒人要求道歉,我又何來道歉之理?
因此,閣下自稱是某某組織的創辦人,給人踢爆之後,只要有後台挺你,說你是一時「口誤」,誤會嘛,說清楚了,便不會再誤會了!

行動黨的候選人黃玲玲被指謊稱自己為社會服務培訓學院創辦人而遭網民群起批評。她過後對口誤澄清,並稱自己「並不完美」。(人民行動黨)
這使老頭我想起以前在紙媒工作時,有時因為一時「疏忽」,第二天還得寫一則短文「更正」。
這「更正」是嚴正充滿誠意的,得勞動老總親自審批才得見報,不能「更正」得「不甘不願」。除此,還有「澄清」與「來函照登」之不同程度的「補正」。
說到這裡,老頭對後起之秀的「遣詞用句」的功夫,不得不說個服字。紙媒要是如法炮製,用「筆誤」二字替代「更正」,老頭的臉也不會丟得太厲害了!
話扯回來,這回第二個競選活動開始「流行」的「金句」是: 我並不完美!
這句話非常好用,高招得很,以退為進,馬上博得媒體紛紛以「坦言」,直言」來表彰言者之坦白,正直。
說什麼「牙齒當金使」(廣東話,意思接近「一諾千金」),說什麼子不教父之責,說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全都是「口誤」,全都是「不完美」的,於今已經不管用也!
「Pattern多過 Badminton」這句話(耍花招)是島國多元語言的特色用語,小市民耳熟能詳,不必老頭多加解釋。
下來想必還有不少的Pattern出台,看官可別錯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