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四大水源的柔佛州水系污染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水是生活必需品,人多了,必定帶來用水量的加大,
這讓新加坡四大水源的柔佛州水系的污染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最近的一期節目,把柔佛州哥打丁宜的沙翁檳榔村推到了大家的眼前。
在4月3日,沙翁河岸上一家棕油提煉廠的水管發生破裂,
導致河水的氨含量嚴重超標。
河水生態被嚴重破壞不說,沙翁河及柔佛河的五個濾水站也被迫短暫關閉,
其中包括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屬下位於泰豐的濾水站……

(圖片來源網絡)
河上游的多家油棕廠,為了逃避政府的監察,
選擇在晚上偷偷地把污水排到河裡。
這種情況,常年累月的發生,導致河水的生態積重難返。
生命河——沙翁河僅過去一年就發生了三次大型水污染事件。
波及最明顯的就是捕撈業,以前輕輕鬆鬆就可以不到3、4公斤的魚,現在一條都沒有了。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柔州的水供給問題,新加坡早有預見性。
柔佛看似雨量充沛,有10條重要河流域,
但大馬政府在2011年發布的《國家水資源研究報告檢討和國家水資源政策制定》指出,
70%的降雨流失掉,剩下的30%降雨只有一半能有效收集起來使用,另一半因種種原因無法使用。

(圖片來源網絡)
在西馬,柔佛人口僅次於雪蘭莪州,現有人口380萬,預計2030年將增長至500萬。
柔佛南部近年來發展迅速,巴西古當成為重要的工業區,依斯干達特區也迅速發展。
這些因素都促使水資源的緊俏,也增加了工農業對水源的污染風險。
正是因為這種預見性,新加坡特地儲備了其他「三大水喉」可以及時補充,
甚至可以在柔佛有需要時增加供水量相助。

(圖片來源網絡)
「三大水喉」包括本地蓄水池、新生水和海水淡化,和柔佛水源並稱為新加坡「四大水喉」。
它們調整靈活調整,互相支持,確保不受任何一個水源影響而波及整個水供給。
比如在沙翁河泰豐自來水廠暫停運作期間,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便提高了海水淡化廠和本地水廠的產量來滿足需求。
隨著全球變暖導致的氣候極端變化,暴雨和乾旱天氣呈交替性頻繁出現,
多元化的水源可以讓我們對抗大自然的挑戰,宏觀調整水補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