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公司宣布將在新加坡設立亞太區首個DIGIX實驗室,以此來進一步推動亞太區域的移動設備應用開發領域。
據悉,該實驗室將耗費4000萬美元,能為新加坡的應用開發員提供資源和平台進行洽商和合作。
DIGIX實驗室的詳情
據悉,新設的DIGIX實驗室位於樟宜商業園,是華為在新加坡設立的第三個實驗室,並且是繼德國之後在全球所設的第二個DIGIX實驗室。此外,華為接下來也計劃在全球打造多六個DIGIX實驗室。

DIGIX實驗室
華為DigiX創新工作室(DigiX Innovation Studios)是華為與開發者進一步加強深度合作,打造極致用戶體驗的一個平台。工作室聚焦於遊戲、教育、兒童、金融、快應用、AR/VR、AI等多個用戶熱門領域,後續將逐步覆蓋全部類別的應用內容創新和測試服務上。
華為國際執行長馬建華指出,即便在疫情期間,華為移動服務區域團隊去年擴大了三倍,本地新註冊的華為開發員人數也增長143%。華為目前在新加坡有650多名職員,超過七成是新加坡人。
據悉,儘管遭到美國禁令等打壓,華為的業績仍有著不錯的表現。對此,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表示,華為去年基本達到經營預期,收入和盈利都略有增長。
此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他對公司的生存能力有信心,華為有更多的手段來克服困難;並稱華為2020年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實現了正增長,客戶仍然對公司有巨大信心。
據了解,為培養人才,華為去年最後一季同新加坡數所高等學府和教育機構合作,為500多名青年主持基本安卓應用編碼、人工智慧和事業發展等培訓項目。
新加坡的高新技術企業
此前,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與新加坡國大曾發出聯合文告宣布新科工程將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進行一項耗資900萬元,為期多年的先進數碼科技研究計劃。

新科工程
這個研究計劃將由國大工程學院工業與系統工程系車榮升副教授以及新科工程數據分析科技策略中心主管許銧祖一同領導。
首先會重點研究有關數碼轉型以及工業4.0的項目,包括利用人工智慧綜合與分析數據的企業數碼平台和城市交通流量管理。
計劃除了涵蓋與智慧城市有關的科技,也會研究智能全球的維持、修理和翻修(MRO)相關領域,比如資源優化與調度、規範分析、判斷和辨識決策;推理引擎(reasoning engine)和機器學習技術;以及「數碼孿生」(Digital Twin)科技。
這些跨學科研究領域與新科工程將專注於開發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以滿足全球城市目前和未來需求的目標一致。這也能配合國大利用跨多個領域和學科的深厚專業知識,作為智慧城市創新背後的推動力。
此外,新加坡工藝教育局與兩家深圳科技公司——優必選科技(UBTech)和大疆創新(DJI),分別簽署三年合作備忘錄。除了教育合作,兩家公司也會對工教局設立無人機與機器人中心提供支持與建議。
根據協議,優必選科技和大疆創新將為工教局開發課程提供諮詢。工教院學生下來能使用有關的科技產品進行訓練,也有機會走訪兩家公司。
優必選科技全球營銷中心副總裁武鵬表示,優必選科技在人工智慧教育領域設計一系列教育方案,基於公司的科研技術開發能力,可不斷將科研成果引入課程,讓課程內容與時並進。
新加坡高校開展的項目
為了推動新加坡國內的智能產業的發展,新加坡高校也是為此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此前,為協助大學生就業,新加坡國立大學提升職業規劃手機應用,新增預測未來技能需求和數據視覺化功能。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表示,國大學生使用的職業規劃手機應用「NUS career+」新增的「未來人才指數」(Talent Future Index),可預測未來就業市場需要的技能。
另一項新增的「技能圖表」(Skills Graph)視覺化功能,能以圖表呈現學生所具備的技能,並根據市場需求推薦學生應加強的其他技能。
此外,新加坡國大和人工智慧公司JobTech合作研發的NUS career+應用,自2018年9月推出測試版以來,已有超過1萬3000名國大學生下載。
應用每天會分析數以百萬計的招聘廣告,然後根據學生的履歷推薦合適的工作,這樣一來,學生將有機會認識平常不熟悉的工作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