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8月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個月。
8月第一周,連續4個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在新加坡重症不治,去世。
社區每日新增約百個病例,無關聯病例數十起,全島還有多座組屋居民被強制要求做新冠核酸檢測。

但就在昨天,新加坡當局突然決定放寬措施,10號起重新迎來5人堂食,19號起更多人可以回到工作場所辦公。
種種信號都意思在傳達這個意思:
新冠大流行還未結束時,新加坡真的已經要放飛了!
從嚴防死守到一夜躺平 新加坡已釋放6大信號
不少人都注意到近兩三個月內,新加坡對疫情的態度及措施就跟過山車一樣:
5月16日起,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5人堂食;(收緊)
6月21日起,高警戒解封第三階段,原本要放寬,但紅山景感染群突然反撲,又變成2人堂食;(再收緊)
7月12日起,重新回到5人堂食;(放寬)

來源:todayonline
7月19日起,接種2劑輝瑞、莫德納疫苗的仍可5人堂食,小販中心食閣巴剎跟科興接種者2人堂食;(部分收緊)
7月22日起,回到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禁止堂食;(完全收緊)
8月10日起,小販中心和咖啡店恢復2人一組堂食,其他餐廳場所恢復5人堂食。科興、國藥、阿斯利康等世衛批准疫苗接種者也算作」已接種者「;(大邁步放寬)
8月19日起,多達50%的人可以回到工作場所辦公。(進一步放寬)
上述措施變化頻率,最久一個月,最短5天。

新加坡最新堂食規定 而這次,新加坡8月10日起的放寬措施,跟以往的性質並不一樣。
據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
這是我們過渡到跟新冠共存(COVID-resilient)社會的第一步。8月10日起後的一個月,就是進入跟新冠共處的「預備期」。
意思相當於從前的解封,注重防疫策略,病例破防就會收緊。
但接下來比起防疫,更傾向於跟病毒過日子。
套用網友一句話,新加坡打算躺平放飛了。尤其是這6個放飛信號非常強烈
信號一:公共場所不再需要量體溫
8月19日起,取消在公共場所要測量體溫的規定。
公共場所量體溫,幾乎從去年2月初就開始實行。如果是企業員工,當時一天2次查體溫。


信號二:允許千人聚會
8月19日起,如果參加者全部接種了2劑疫苗滿14天,活動現場允許1000人出席,也不用再進行活動前的新冠檢測。
而下周10日開始,7種形式的活動已經可以放寬人數到500人:
宗教集會跟儀式、電影院、現場表演、體育賽事、結婚宣誓儀式,以及會議、展覽與獎勵旅遊業(MICE)等活動。
同樣要求也是都已經接種完疫苗,另外新冠痊癒檢測呈陰性的人也能參加。

來源:coconuts
其中,宗教集會方面有一個相對特殊的安排:
最多10名表演者被允許在進行抗原快速檢測後,免口罩歌唱和吹奏樂器。
另外,12歲以下未接種疫苗的兒童也可以參加這種大規模集會,人數限制20%。
信號三:居家辦公不再是默認安排
5月16日前,可以任意時間回到工作場所辦公的人也是差不多50%。
但16日措施重新收緊後,居家辦公就是默認安排。
但從8月19日起,50%的人又可以回到工作場所上班。

信號四:完成接種的旅客不必隔離
據王乙康、黃循財部長們透露,新加坡打算繼續跟部分國家或地區開通旅遊通道。
這些國家或地區的人完成疫苗接種後,往返不用再進行隔離,在新加坡只要多做幾次檢測就行了。
這裡所謂的部分國家,「風險程度跟新加坡相似,且疫情受控」。
從之前的動作來看,目測中國香港、台灣、紐西蘭、汶萊等都有可能。
但是從去年開始大家都盼著回國免隔離這事兒。。。有沒有戲難說。

來源:todayonline
信號五:恢復較高風險地區的准證審批
這個信號不得不說挺讓人有危機感。
移民與關卡局(ICA)絕對恢複審批那些到過較高風險地區的工作證件持有者和他們的家屬的入境申請。

要求申請者在抵新之前要完成接種2劑疫苗14天。 那麼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被號稱「新毒王」的拉姆達毒株已經蔓延到全球32個國家,據日本最新的研究報告,拉姆達比德爾塔更囂張更難擋。

它有高傳染性,並有逃避通過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產生的抗體的可能性。
這說明什麼?疫苗對拉姆達不一定有用。
所以在這種拉姆達正在進行全球旅行的時候,新加坡打算開放邊境了,恢復較高風險地區的准證審批。
較高風險地區,據官網解釋是除了汶萊、中國港澳台、中國大陸(包括江蘇省)、紐西蘭以外的國家跟地區。
同時,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緬甸、印尼這些地區的申請暫不允許/限制。

所以相當於,英美日本韓國泰國這些地方是可以重新申請的。(英美已有拉姆達感染病例)
信號六:合力追蹤APP上無風險提示功能
來自椰友們的反饋。
今天陸續有不少小夥伴發現他們手機上的合力追蹤應用程式介面,沒有了之前的「possible exposure」。
即可能暴露於病毒的風險提示。

這個風險提示很好用,如果和確診病例同一時間去過同一個地方就會變紅。
然鵝現在這個功能沒了,主介面只能看到接種疫苗狀態跟檢測狀態。

這個突然的變化讓人更迷了。
風險提示也沒了,是不打算追蹤病例跟密接者了?
還有人前後聯繫起來一想,馬上公共場所不用測體溫,那麼下一步是不是連進出登記都不用了?

部分疫苗接種狀態還沒更新的介面 種種操作來得又快又狠。
很多網友驚呆,真的可以不管疫情了嗎?
新加坡哪裡來的勇氣說放飛就飛?
新加坡躺平的底氣在哪裡? 看看這5大原因
咱們來扒一扒到底有哪些原因,讓新加坡敢敢一夜解封,允許上千人聚會,進入跟新冠共處的第一個月。
原因一 :疫苗接種率高、接種速度提升快
衛生部統計,現在本地已有75%人口接種第1劑疫苗,接種完2劑疫苗的人則有65%。
現在的疫苗接種速度,每天增加至少1%接種率在進行。
比如前日,疫苗接種率+2.5%。

當局對於疫苗普及計劃的決心不容置疑。
比如綜合過去5天的接種數據,新加坡現在平均每日可以接種6萬4514人。
早前說的每個接種疫苗分階段目標,也都一一實現。

接下來的目標是到9月21日,未來45天內達到80%的完全接種率。

另外,新措施中提到:
科興、國藥、阿斯利康等疫苗接種者也被視作「已接種者」,原因就在於現在新加坡的輝瑞、莫德納疫苗接種率足夠高。
前天例行會議上,黃循財部長順帶解釋了這個關鍵問題:
「如何證明自己已接種?」
「合力追蹤手機應用程式(TraceTogether APP) 或 healthhub記錄會有顯示。」

如果兩個都沒有顯示,或者只有合力追蹤器的人,可以選擇列印證明出來隨身攜帶。(當然還是方便)
據小夥伴反應,現在接種科興有的記錄還沒顯示

目測剛宣布,更新也需要時間~
原因二 :病毒載量很低
據最新數據,新加坡本地高達97.5%的確診病患都是輕症或無症狀,現在只有約4成病例在社區護理設施中康復。
這句話是在實錘疫苗靠譜。
接下來,當局還決定接種疫苗後的新冠確診者,只要符合兩個條件10天就能結束隔離期回家:
病毒載量足夠低 新冠核酸檢測為陰性結果 如果不符合上述2個條件,那麼患者要14天隔離+7天缺席假,即前後耗時21天才能回到正常生活。

來源:time out | 專門隔離酒店
原因三:現有快速檢測方式快捷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