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司管理,怎麼做好新加坡公司報稅以及年審的工作

2021年04月1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公司註冊後要如何維護管理你都了解清楚嗎?對於海外公司管理的要求很多投資者可能不大清楚,就是不大能分清年審和報稅的區別,以及年審和報稅的先後順序。在新加坡,是先報稅後年審的,至於為何是這樣操作,後面瑞豐德永會一一告訴大家的。

新加坡公司年審和報稅

新加坡公司年審是針對私人有限公司,若註冊的類型為無限公司,只要更新就行。新加坡公司成立後第一次年審需要和客戶制定財報周期。

新加坡年審遞交時間是每月月中和月底。出回執在遞交後2-3工作日左右。雖然說新加坡公司需要先報稅才能遞交年審報表,但是無運營公司可以申報「零報稅」,同時可以和年審一起做。

新加坡公司每年需要按照IRAS要求,在財政年度結束後的本年度12月15日前提交相關報表資料,其中,申報內容包含 Form C-S、IRIN 301、本年度財務報告、稅收計算報表等等。

新加坡公司報稅的內容

新加坡公司報稅的常見模式有以下三種:

1、零稅務申報

如果我們在新加坡公司成立後,未開設銀行帳戶,無當地實際運營活動,可以選擇提交帳目為0的財務報告,完成後進行稅務申報。

2、做帳報稅

公司產生經營活動(如開立帳戶),那麼需要計算當個財政年度產生的帳目,並出具財務報告,完成後進行稅務申報。

3、做帳審計後報稅

對於不符合審計豁免的新加坡公司,必須先對其財務報表進行合乎要求的審計工作後,再與稅務申報表一同遞交。

根據新加坡公司法規定,新加坡私人有限責任公司在每個財務年度,必須向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呈交一份按照新加坡註冊會計師協會準則編譯的英文財務報告或審計報告。如果達到以下任兩條豁免要求,便可不必進行法定審計,從2018起,公司法豁免條件如下:

1、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新幣;

2、總資產低於1000萬新幣;

3、員工人數低於50人。

新加坡公司年審的內容

由於新加坡年審文件直接來源於股東大會,因此年審文件包括多種文件,其中包括:

1、年度財務報表

年度財務報表是公司當財年的財務帳表冊,其中包括會計整理的帳目、損益表、平衡表、現金流量表、分類註解等,公司董事還需要在其中加入董事報告和聲明文件。

2、年度股東大會呈報

年度呈報與香港公司類似,需要將每位董事投票並簽署的各項決議,進行分類整理,形成正式文件並遞交新加坡公司註冊處備案。

3、年度稅務報稅

新加坡公司需根據稅務部門的要求,將年度會計帳目整理成冊,並依據要求估算應繳稅額,填寫報稅表格,向新加坡稅務機關遞交,進行稅務申報工作。這個過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之後的公司稅務呈報階段,所需提交的預估應稅收入表和稅務申報表,都依據這一報告制定。

4、公司稅務呈報

新加坡稅務局規定,在每個財務年度,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需向新加坡稅務局申報公司稅。公司稅的繳納是基於公司的財務年度的稅前利潤,而非營業額。新加坡私人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稅稅率為 17%。

以上就是兩項維護新加坡公司的重要業務,年審的流程並不複雜,靠譜的秘書服務公司都會處理妥當,而報稅方面,因為新加坡稅種單一,因此在做帳報稅方面也不會太過複雜,至於做帳需要多長時間則需要根據企業的業務類型、複雜程度而定。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