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新研究!組屋污水可查出感染者
新加坡最新研究證實,監測組屋排出的污水是否有冠狀病毒,就可發現組屋內是否有人受感染,甚至可在受感染者還未出現症狀時就發現病例,這比一一檢測組屋居民來得快又不具侵入性。

研究員指出,這個方式可輔助成本高且手續繁瑣的個人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上述研究是由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和衛生部人員,連同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南洋理工大學和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攜手進行。他們去年在淡濱尼11街第111座組屋出現感染群後,從7月4日至20日,每天每小時抽取該組屋排出的污水,加以分析。
根據研究報告,在那段日子裡,確診的9個居民已送往醫療設施,曾與他們密切接觸的6個人則在家裡隔離。當局7月4日至9日都在污水樣本里測出病毒,而且病毒量經常突然飆升。由於隔離的6個人都沒有發燒或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當局在7月8日為他們做鼻咽拭子檢測,發現其中一人確診。這起新病例後來通報7月7日開始腹瀉,其糞便中也測出病毒。
報告指出,該病例開始腹瀉、發燒和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三天前後,當局已在污水裡測出病毒。這顯示一個人可在未出現症狀時,通過糞便排出體內的病毒。而且即使是只有一個人染病,也能從污水檢測到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