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部門:建屋發展局(HDB)

計劃1:屋契回購計劃(Lease Buyback Scheme)
目標人群:65歲以上住在四房式組屋或更小型組屋的新加坡公民
基本內容:將部分屋契以市價賣回給建屋發展局套現,組屋會保留30年屋契給他們,繼續住在同一個組屋單位里
申請部門:建屋發展局(HDB)
計劃2:樂齡安居花紅(Silver Housing Bonus)
目標人群:55歲及以上新加坡公民,家庭總月入不超過12000元新幣
基本內容:賣掉現有組屋,轉而購買三房式或更小的組屋,並利用部分賣屋所得來填補公積金退休戶頭和加入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這樣就可獲得高達20000新幣的樂齡安居花紅
*以上計劃所示目標人群以年齡為主要劃分,詳細條件以各計劃具體細則為準
雖然政府有著許多計劃,但始終無法面面俱到,似乎無法改變老年人的處境。食閣和小販中心裏面滿頭白髮收拾碗碟的安哥,辦公樓道旁步履蹣跚打掃衛生的安娣,還有地鐵附近兜售紙巾,組屋樓下推著小車收集紙板賣錢的老人,這些人在我們生活中早已習以為常。

食閣收拾碗碟的老人
新加坡人力部2017年公布的就業報告中顯示:

65-69歲的老人中有41.68%的人在工作,70歲以上有15.83%在工作
65-69歲的老人工作的人數從2007年的31100人增至2017年的92100人,增加了近3倍。70歲以上老人工作的人數從2007年的16400人增至2017年的54400人,增加了3.3倍。

參加工作65-69歲的老人中有一半人的月薪低於1500新幣,70歲以上的老人中則有66.1%拿著低於1500新幣的工資
65-69歲工作的老人中有27.15%從事清潔工,勞力工作,而70歲以上的老人從事此類工作的比率更是高達40.68%。
似乎可以看出,工作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這個傾向年紀越大越強烈,同時年紀越大拿到的工資越低,從事體力勞動的比例也越高。
貧窮與養老是世界範圍的難題,單靠政府的力量是無法徹底解決。這就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介入,調動起民間的資源和善意,為老年人提供政府以外的服務。助樂(Helping Joy)就是其中的一家志願者機構,成立6年來活躍義工團隊人數已達到250人。他們分成不同小組,分別為需要幫助的年長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大掃除、定期維護、處理後事或孩童課業補習等服務。與之一般志願者機構不同的是,助樂提供長期的跟蹤關懷和說明,根據受助人不同的情況提供不同的說明。

助樂團隊合照
助樂最大的特點在於並非單向等待捐贈,他們創辦了慷樂超市(Kindness Mart),一個類似Redmart一樣的網上超市,售賣紙巾、飲料、米油等日常用品,消費一定金額還免費送貨上門,這些物品價格也跟一般超市差不多。盈利所得用於幫助經營慈善機構經費短缺的問題。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現在不用,買玫瑰也可以手留余香。

網址:www.kindnessmart.com
新加坡眼,帶你看新加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kanxinjia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