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鐵線路不多,但人性化設計與運營安全值得學習

2019年01月15日   •   5萬次閱讀

美觀設計

線路的高架設計符合新加坡旅遊國家的國情,便於遊客沿途欣賞新加坡的自然風光,廣闊的地上空間可以成為地鐵站美學設計和空間感的保障。其中,博覽(expo)地鐵站作為乘客出樟宜機場的第1站,可謂是各國遊客進入新加坡的門戶。直徑38 m的大圓盤覆蓋下面的入口大廳和售票大廳。屋頂使用鈦板,100年的耐久性,幾乎不需要清潔與維修。天花板採用不鏽鋼,反射乘客與地鐵的運動,也反射陽光,最小限度地使用人工照明。博覽地鐵站現正在申報最佳地鐵站設計獎。

新加坡博覽(expo)地鐵站

便捷性

地上地鐵站銜接了輕軌、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等公共運輸,這也符合新加坡在規劃設計地鐵時「一站式」或「戶到戶」交通樞紐網絡的理念,方便乘客的換乘。通常許多大的地鐵換乘車站,也是比較大的公交車換乘車站,同時也與輕軌相連接,出站口附近設有計程車的候車「的士站」,在乘客上下班高峰時,乘客可以自由轉化出行的方式。

新加坡輕軌交通現已開通3條,全部實行高架形式,完全避開擁擠的交通和交通信號燈。輕軌全長28.8 km,共43個輕軌站,並且與地鐵站相互搭配。EZ-Link Card(易卡通)的廣泛使用也極大地加快了交通一體化的進程。

列車停靠在榜鵝輕軌站

2011年10月8日,在荷蘭村站(Holland Village Station)新加坡迎來環線(CCL)的全線通車。由於新加坡環線的增加,乘客的平均乘車時間縮短至17min。例如從璧山站(Bishan)到荷蘭站(Holland Village),乘客乘坐環線需要14 min,而乘坐南北線或使用其他公交,則需要31 min。

藝術性

早期的地鐵車站建築強調實用而非美觀。 這點可以從最早開始建造和營運的車站上看出來。從1987年到1988年南北線和東西線上的楊厝港站到金文泰站都是如此。唯一的例外是烏節車站,地鐵系統的設計者有意將其建成一個地鐵車站的「樣板」而建造了半球形的屋頂。地鐵車站的建築風格在後續的階段里漸漸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從而產生了圓筒狀的車站(從加冷到巴西立的絕大多數車站),和有屋檐的車站(從裕廊東站往西的所有車站)。

裕廊東站外觀

在主要的地鐵車站裡,可以看到一些藝術作品,主要是表現新加坡近代歷史的繪畫和雕塑。兀蘭站投入使用時,展示了一件4000公斤重的雕塑。東北線啟用時,陸交局主持了一個稱為「ART IN TRANSIT」的項目,19位本地藝術家創作了一批藝術作品,並與車站的內部建築裝潢相結合,目的是為乘客在搭乘地鐵時可以有鑑賞公共藝術的機會。每個車站的藝術作品都與車站的特點相配合。不過只有東北線的車站在這個項目下受惠。當局也舉行了一項藝術作品比賽,為正在建造中地鐵環線的車站設計做準備。

中文書法藝術嵌入地面,牛車水地鐵站

舒適的地鐵如何運營?

運營模式

新加坡整個公共運輸系統(包括公共汽車、計程車和軌道交通)主要由兩家全方位經營的運營公司(SBS新捷運公司和SMRT公司)負責。新加坡地鐵公司是世界上少數幾家能贏利的地鐵公司。純粹的市場經營模式和以利潤為企業最大追求目標的理念,使得地鐵公司自成立以來就不曾虧損過。

地鐵公司進行有效經營的關鍵策略是:

1)公共運輸一體化運營;

2)核心競爭力的綜合提升;

3)清晰明確的公司管理結構;

4)房產等商業價值的緊密關聯。

客流特點

新加坡地鐵是目前世界上最發達的高速公共運輸系統之一,是居民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每天為新加坡將近一半的人口提供服務。服務時間為早上5∶30到凌晨1∶00,在節假日期間會增開列車和延長工作時間,平均2~3min一班車,每天運送乘客195.2萬人次。新加坡國慶當天,地鐵將增加165趟次,等候時間從平均5~7 min減至平均3.5 min。

新加坡地鐵客流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會出現擁擠,甚至不會出現身體接觸,這不僅限於空間大的地上站台,也包括地下站台。當出現人流高峰時,乘客自動排隊等待下一班車的到來,而不會擁擠搶占已到來的列車,下一班列車也會在2~3 min之內到達。

列車

目前東西線和南北線共有3種車型,為750V三軌受電方式。列車為6節編組,A型車居多,採用列車自動控制技術(ATO)。

新加坡地鐵車輛大部分是由日本川崎重工在1986—1989年間聯合其他3家日本公司提供的C151型車,共396輛。1994年兀蘭延伸線開通時,新加坡從德國西門子公司購進了114輛C651型車輛補充到既有線運營中。1998—2001年間新加坡引進了日本三菱重工與日本車輛製造株式會社聯合提供的126輛C751B型車。隨著2003年東北線的開通,150輛法國阿爾斯通車輛投入運營,為全自動駕駛的1500 V架空接觸網受電方式車輛,且第1次在車廂內安裝了閉路電視。隨著地鐵環線的即將開通,陸路交通管理局將向阿爾斯通公司再續訂120輛車。

如何打造成世界最安全地鐵之一?

新加坡地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鐵之一。據統計,倫敦每年平均發生大約50起傷亡事故,而新加坡每年僅發生1起傷亡事故。

屏蔽門系統

新加坡地鐵的每個車站都裝有屏蔽門系統,把站台區域和軌道區域進行有效隔離。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乘客不慎跌入軌道區域而發生危險;降低空調換氣系統的運行能耗;同時,當發生火災時,可以將煙霧和毒氣隔離在軌道區域內,防止火災蔓延。當列車未到站時,屏蔽門是一直關閉的,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乘客安全。

新加坡地鐵站屏蔽門

地鐵安裝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自動排煙系統、應急照明系統和應急廣播系統。地鐵隧道內每50 m就有一座消火栓和相應的水龍帶、水槍等滅火設備,每節列車上也設置有滅火器。

防火系統

新加坡地鐵採用國際通用的高標準防火,無論是站台、隧道還是高架軌道都儘可能地採用阻燃材料修建,如鋼筋混凝土、石料、玻璃、陶瓷和金屬等。地鐵內所有的電氣、電纜設備都裝置在有阻燃作用、產生低濃度煙霧和無毒氣物質的護套內,以降低火災的風險。更重要的是,所有地鐵車廂也都採用阻燃材料製作,與車廂配套的推動和供應服務的設備,一般都安裝在車廂的地板下面。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最快也要45 min才能蔓延到下一站,而地鐵不到4 min就能到達下一地鐵站,這也為火災救援贏得了時間。

新加坡的地鐵站內無一例外沒有垃圾桶,首先因為新加坡禁止乘客在地鐵站和地鐵內吃東西和喝飲料,違反規定將繳納不菲的罰款;其次,沒有垃圾桶就減少了鼠類出現的可能性,因為鼠類咬電線短路是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萬全的防火措施外,新加坡政府還每年組織市民參加突發事故時逃生的模擬演習,掌握一定的逃生技巧。

應急系統

車廂內的移動橋是安全疏散乘客的可靠保障。當地鐵因為停電或者其他原因停留在中途時,地鐵公司為此做好了應急預案,工作人員會立即開啟隧道的通風系統。在地鐵的安全設計方面,每節車廂都設計藏有一道移動橋,當意外發生在中途時,控制中心會迅速調來一輛車停在故障車旁邊,乘客可以從靠近門口的座椅下拉出移動橋,經過移動橋安全地疏散到救援車上。

新加坡地鐵每輛列車的輪軸上都裝有「安全盤」。一旦輪軸上的兩個膠輪發生破裂,車輛可以依靠安全盤行駛到下一個車站。另外,每個車站和每輛車上都裝有2個緊急按鈕和2部通話機。當發生意外時,乘客可以按緊急按鈕讓列車停車或者阻止站台內的列車啟動,並通過通話機與控制中心聯繫。車廂內有緊急出口,高架線路上也有安全通道,發生意外時,乘客可以迅速地被疏散到安全地帶。

安全、舒適、整潔、高效、美觀是新加坡地鐵給人最深的印象,新加坡成熟的軌道交通系統、先進的科學技術設備、人性化的服務管理策略與合理的規劃運營理念密切相關。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5814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