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民眾抗議大麻被合法化,前圖為大麻葉。(法新社)
作者 祥子
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在12月2日通過投票表決,將大麻從最嚴管制清單中刪除。
27票贊成、25票反對、1票棄權,投贊成票的包括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中國、俄羅斯、埃及等國投反對票,烏克蘭投了唯一的棄權票。
這項表決結果顯示在這個問題上,東、西形成兩個陣營。

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聯合國)
新加坡在這項決定上沒有表決權,但我國已經跟另27個國家,包括俄羅斯,發表聯合聲明,拒絕接受建議。
由內政部發表的聲明和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在公開場合的談話可以看出,新加坡對這項表決非常感冒,並以相當不客氣的語氣加以批評。
此可忍,孰不可忍!
向「大麻除罪化」跨進一大步
「將大麻從最嚴管制清單中刪除」,並不等同把大麻的使用「除罪化」,但卻是向「除罪化」跨進一大步。一旦水到渠成,大麻就會由毒品提升為一般藥品,只要醫生開個處方就可以任意買到,就算是沒有處方買了大麻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這樣的情形能在新加坡出現嗎?
新加坡的強烈反對,在西方的眼中看來可能是小題大作,因為彼此的立場落差太大。新加坡即使無法改變西方,卻必須聯合其他立場相近的國家一起同聲反對,免得西方國家在這方面越走越遠。

聯合國將大麻和芬太尼、鴉片、海洛因和古柯鹼等毒品並列,建議各國對這些藥品嚴格打擊,且不鼓勵大麻的醫學使用。(網際網路)
尚穆根說這項表決是「金錢的力量」所驅動,意思淺淺,有錢使得鬼推磨。
製藥公司在西方國家多年來不斷遊說,西方政府立場的軟化,正是好戲才開始,這場金錢遊戲還沒有結束。
目前國際醫藥界無法提出充足和有力的證據,證明醫用大麻的使用是安全與有效的,反而是有研究充分證實使用大麻可造成短期和長期的不良影響,包括損害人體呼吸和認知功能。

拉丁美洲哥斯大黎加的癌症研究所種植,作為醫藥用途的大麻。(法新社)
東西方國家對大麻有認知差距
新加坡以及其他立場相同的國家,跟力求放寬對大麻管制的西方國家的認知有差距。經過這麼多年來的拉鋸戰,為何仍無法達成一個以公共利益為重的共識?
這跟大麻的使用在西方社會普及化有根本的關係。
美國不少政治人物在年輕時都有吸大麻的體驗,對大麻在現代社會的「消閒作用」,他們已經習以為常,再加上所謂的大麻具有醫藥效果,他們以為「只要不上癮,大麻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

吸食大麻。(路透社)
問題就在於,大麻一旦普通化,它的金錢利益也就會跟著水漲船高,金錢利益越大,利益攸關者就想看到大麻的市場不斷膨脹。
大麻的濫用一旦失控,整個社會便失去了安全感。孩子在外任何時候都可能受到誘惑,父母無法約束年少孩子遠離大麻,這種情況絕對不容許在新加坡出現。
聯合國麻委的愚蠢表決雖然對世界各國沒有約束力,各國仍舊可以有自己的管制標準。但新加坡在這件事上不得不大聲疾呼,表達我們的立場,要讓國際上都聽到,矛頭更在於國內,尤其是針對年輕一代,提醒他們不要以為,聯合國把大麻從最嚴管制清單中刪除,就等於是給大麻的使用開了綠燈。

泰國政府藥劑機構用大麻製藥。(法新社)
本地已經出現濫用新化合致幻藥的趨勢,顯示年輕一代一旦放鬆戒心,任何種類的毒品就會鑽空檔。
為防範毒品把關,雖靠政府的執法,個人的理性認知才是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因為,政府只能為人們在國內撒下保護網,人們到了西方讀書或工作就得好自為知。
毒品包了糖衣還是毒品,大麻不再受到「最嚴管制」,意味著,出門在外,你不惹毒品,毒品卻會來惹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