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新加坡網絡詐騙案不斷增加。對此匯總了詐騙者最常用的行騙手法,大家一定要記下,並多提防!

冒充銀行職員
騙子冒充銀行職員身份向受害者索取個人資料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之一。索取的資料包括一次性密碼、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等。警方表示若接獲這類簡訊,應該先與銀行確認。若不真實,可進行屏蔽。
許多網友嘗試「捉弄」詐騙者,提供虛假消息。對此,建議大家不要與詐騙者有任何對話。

創立「官方網站」
誤導消費者 騙子創造「官方網站」,誘騙民眾透露個人資料!新加坡郵政也中招!公司提醒大家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時,一定要辨別網頁真偽,這樣的格式的,就十分可疑,應該關閉網頁,轉而登錄新加坡郵政官方網站。

冒充蘋果職員
黑客嘗試騙失主提供手機密碼!據爆料,網友不慎弄丟了自己的蘋果手機,黑客為了破解密碼,冒充蘋果職員給網友發簡訊。若遇到類似事故,千萬別相信,可進行屏蔽。蘋果手機不見可先使用 Find Iphone 鎖定位置。

網絡戀愛騙局
疫情當前,使用網絡交友已成常態,新加坡的網絡戀愛騙局案也在此期間不斷增加。騙子通常會先與受害者建立良好關係,隨後以各種理由,如家人生病、生意問題等向受害者借錢,目的完成後便會消失。警方表示:「如果他/她跟你拿錢,那就不是真愛。」

電子商務平台騙局
若看見店家售賣的商品價格「不合理」,那千萬不要買!警方表示:「許多騙子以低價『售賣』商品,引誘受害者消費。受害者轉帳後,詐騙者便會消失。」 詐騙者通常會透過,Carousell、Shoppee 等平台「售賣」商品。

非法簡訊貸款
許多居住在新加坡的人士都收過這類簡訊。警方表示:「合法的貸款公司不會透過簡訊宣傳。這類貸款者都是違法的,大家若收到貸款簡訊,應該立即進行屏蔽。」

中獎騙局
詐騙者會先通知受害者獲獎消息,隨後以「兌獎」為由,跟受害者索取個人資料。索取的資料包括,銀行卡號、一次性密碼、地址、身份證等個人信息。近期也出現黑客黑進受害者臉書帳號事件。黑客以受害者名義向他/她的朋友騙取金錢,若發現朋友簡訊有異常,應該立即向本人確認。

出門在外一定要小心這些騙局,千萬別中招了!!!

圖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