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女運動家愛麗絲•彭尼華德(Alice Pennefather)
馬來族抗日英雄阿南賽迪(Adnan Saidi)
至於,為什麼選擇推出20元面額的紀念鈔,而不是200元或100元等大面額鈔票,據時任新加坡總統的哈莉瑪指出,這是希望能讓更多新加坡人共同擁有新鈔票,讓開埠200周年的紀念更具意義。
由於上述發行的紀念鈔有紀念價值,市面上目前並不常見,不過仍時不時可能會收到。
新加坡
與汶萊
04
較於紀念鈔,不說小夥伴或許不知,有個國家的鈔票能在新加坡,以同等值的面額在新加坡市面上流通。有小夥伴知道是什麼國家嗎?
這國家就是汶萊了!
可能有小夥伴不知道汶萊是什麼國家,那麼大家聽說過吳尊嗎?相信有些小夥伴看過爸爸去哪兒 (第五季)裡面的吳欣怡(Neinei)以及吳欣樂(Max),大家應該有印象吧?他們就是汶萊人。

爸爸去哪兒 (第五季)海報
圖來源:搜狐網站
由於新加坡和汶萊1967年6月12日簽署了貨幣等值互換協議(Currency Interchangeability Agreement),因此汶萊的貨幣是能在新加坡市面上流通的。
不過,相較於90年代及2000年,目前市面上所流通的汶萊貨幣已經相對少見。

汶萊貨幣
圖來源:Wiki網站
再知道多一點點:
或許有小夥伴們很好奇,什麼是貨幣等值互換協議(Currency Interchangeability Agreement)?
其實,貨幣等值互換協議是指兩國政府允許兩國的貨幣以相同的價值在各自所在國流通;這一貨幣政策為兩國經濟和人民帶來好處,即消除了外匯風險,也減低兌換成本。
以新加坡為例,在新加坡1965年獨立之後,馬來西亞政府早就已經勒令馬來亞貨幣委員會終止原來的新馬文貨幣協議,馬來西亞計劃在1966年12月11日發行自己的新鈔,原來在三地自由通行的共同貨幣必須由新鈔取代,舊鈔即將作廢。
雖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兩國政府取消共同流通貨幣,各自印發新鈔票時,曾協議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汶萊的新貨幣自由兌換流通,因此在最初階段,一新元的幣值等同於一令吉。
馬來西亞當時的財政部長陳修信曾說,兩國新貨幣等值通用兌換,能舒緩發行新鈔時大家爭先恐後兌換錢幣的情景。不過,但這種對等情況能持續多久,要看各別政府所實行的經濟與金融政策。
馬來西亞是在1973年,選擇退出當初簽訂的貨幣對等互換協議,但是新加坡和汶萊時至今日依然維持著兩國貨幣能對等互換的協議,這也是為何汶萊錢能直接在新加坡流通使用的原因。
而在此協議下,2007年6月27日,為了慶祝新加坡與汶萊之間的貨幣等值互換協議(Currency Interchangeability Agreement)40周年,新加坡與汶萊共同發行正面不同樣式而反面相同樣式面額20元的塑膠紀念鈔。
該紀念鈔以黃色為主要色澤,面不同的地方是:汶萊方面以爪夷文書寫其國號及以英文書寫新加坡國號,而新加坡則是都以英文書寫國號。這套紀念鈔當時僅發行了1萬套紀左右。


新加坡汶萊互換協議40周年紀念鈔
圖來源:Singapore Mint網站
而在10年後,新加坡與汶萊為了慶祝新文貨幣等值互換協議50周年,新加坡與汶萊再次發行了一套新加坡汶萊50元紀念鈔。這套意義特殊的紀念鈔由面值50元的新元和面值50元的汶萊元組成。
紀念鈔由兩張背面有著相同圖案設計,卻屬於不同國家的新鈔組成,並由新文兩國的藝術家共同設計。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發行200萬張50元新鈔,總值1億元。汶萊金融管理局則發行100萬張50元新鈔,總值5000萬元。

新加坡汶萊互換協議50周年紀念鈔
圖來源:Asia News Network網站
通過這期分享,三叔希望小夥伴們能對新加坡的鈔票有更好的了解。假如小夥伴「不幸」在新加坡收到上述其中一款紀念鈔或汶萊貨幣時,也不要驚慌,都是能在新加坡市面上能合法流通的。
這期就分享到這,Selamat Tinggal (suh-lah-mat teen-gahl) !
END
資料來源:
《聯合早報》
MAS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