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個只有580萬人口的國家,人均GDP卻高達6.4萬美元,實在無法讓賣家不動心。
一、「錢」景喜人
Statista預計,新加坡的電商市場價值到2024年將達到39億美元,與今年27億美元的預期價值相比,復合年增長率為9.1%。

二、網際網路覆蓋率高
2019年,新加坡的網際網路用戶數量已達到490萬,網際網路普及率84%。在490萬用戶中,有350萬用戶(占73%)為網購群體。
三、網購市場成熟
新加坡網購群體的平均花費為675.71美元/年,比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總和還要高。
那麼,除了疫情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在推動電商發展呢?
1、優惠和便利
在iPrice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新加坡人喜歡網購的原因之一是他們能夠很容易獲得折扣,畢竟各平台、賣家競爭之下,消費者獲得福利也在所難免。

新加坡人還可以通過網購購買到在線下買不到產品。Paypal 2018年的研究發現,新加坡73%的網購者從跨境店鋪購買商品。
2、無現金支付方式的普及
在網上購買商品時,新加坡人喜歡選擇信用卡、電子支付和銀行轉帳等方式付款。根據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加坡選擇貨到付款的買家只有5%。

話雖如此,如果賣家打算在新加坡擴大自己的業務員,仍有必要提供貨到付款作為付款選擇,這並沒有什麼壞處。
3、門檻較低
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進入新加坡市場的門檻較低。
首先,英語和普通話是新加坡四種國家語言中的兩種,這使得全球的電子商務參與者都可以與消費者進行交流。
其次,新加坡一直是交通樞紐。物流條件比較好,讓賣家賣的放心,買家買的舒心。

怎麼樣,你準備進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