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是不是學歷越高,工資賺的越多

2019年09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根據眾多人的經驗

以及科學研究都證明

不讀大學

會讓人在一生中

少賺很多錢

少獲得很多資源

少結識很多人脈

除非有人天賦異稟、能力超人

或者擁有比爾蓋茨

和扎克伯格的頭腦和家庭

那麼有人有疑問了

大學畢業後的工作環境和薪資

會是自己想要的回報嗎?

顯而易見

大家通常會以薪資水平

來衡量教育的回報率

這看起來比那些隱性收益

資源、人脈、社會地位

更直接也是最直觀的衡量標準

同時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

學位越高回報就真的越大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從一個方面回答

答案也並不是絕對的

回報率不僅跟個人能力有關

也和自己教育的投資成本

所從事的行業有關

從Google和Apple到IBM和Facebook

擁有學位

不再是很多公司的先決條件

但是工程等專業領域

通常需要計算機科學或統計學學位

比如你選擇會計行業

就得有學位和 ACCA

今天椰子告訴大家一個方法

直觀又簡單的確定自己的回報率

那就是計算學位的投資回報率

算一算就知道

投資回報率(ROI)是將

獲得學位花費的金額

實現的收益進行比較

當然後者可能包括您的薪水和獎金

計算學位投資回報率的公式:

投資報酬率=(凈利潤/投資)x 100%

不過今天椰子要算的是

收回學位費所需要的時間

那麼這就必須得和

自己得薪資一併而談

下表就是《最終薪資指南》

按學位對各個職業薪資進行了分類

圖源:《最終薪資指南》

然而學位費用這個數字

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就像陰晴不定的天氣

忽高忽低

雖然像NTU這樣的學校

會在整個學習期間提供固定利率

但NUS,SUSS和其他海外學校

預計每年或每半年都會增加學費

圖源:baixiaofan_instagram

從《最終薪資指南》表中可以看出

工程類、計算機類和數學專業

比文科藝術類專業的回報率更高

那麼有正在攻讀藝術學位的椰友們

每年會花費多少錢呢?

根據熱心椰友的投稿

計算的學費是

根據大學平均學費估算得出的

如果在當地大學學習

花費的費用如下

如果在海外大學學習

花費的費用如下

然後我們再根據藝術專業薪資

來計算獲得回報可能需要的時間

令人驚訝的是

如果不出意外

如果是海外藝術學位

至少要花費兩年的時間

才能收回成本

此外如果在私立大學攻讀學位

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當然,這個時間也不是一定的

圖源:quincyzhang93_instagram

具體取決於

a.實際薪水

薪水當然是越高越好啦!

b.課程時間

攻讀的學位不同

所需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c.職位晉升/變更

如果boss看重你

突然升個職加個薪

也不是不可能的

d.工作領域

總的來說

工程類、計算機類和數學專業

薪資水平更高

圖源:time_travrler09_instagram

e.生活方式

時不時出去恰個飯、旅個游

那錢包還能鼓鼓的嗎?

在看了這些數據

估計大家也在計算著吧

也有些考慮提升學位的人

因為回報率猶豫不決

椰子想告訴大家

在做出決定之前

請考慮以下問題

1.學位真的需要嗎

這在很大程度上

取決於你的工作領域

2. 獎學金或補助

是否有大學助學金或獎學金

你可以利用?

3. 教育貸款

如果選擇出國

是否需要教育貸款來資助學位?

4.與專業人士交談

參加大學博覽會是結識講師

或學生校友的最佳機會

這也會讓你對學校的課程結構

費用和文化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5.做好預算

準確的預算會幫你省下一大筆錢

最後椰子想說的是

要真正地算清教育回報

並非一個簡單的話題

不過根據美國已有的研究證明

在了解過學位回報率

以及學位高低的差距以後

人們會更傾向於追求更高的學歷

因此對於那些曾對

大學價值有過懷疑和猶豫的人

今天的數據和背後的理論

是值得一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