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銀行(Bank of Singapore)首席執行長博林(Bahren Shaari)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銀行家。從業30多年,博林曾在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以及瑞銀(UBS)等眾多金融機構擔任重要職務,擁有豐富的私人銀行業務經驗。
校友簡介

Bahren Shaari | 博林
新加坡銀行CEO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工商管理(會計)1984屆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傑出校友2018
從外資銀行回歸新加坡本土銀行,2015年,博林被任命為新加坡銀行CEO,為高端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投資和信貸服務。此外,他目前還擔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公司治理諮詢委員會成員。
2018年,因其對新加坡社會做出的專業貢獻與傑出成就,博林被新加坡媒體《每日新聞》(Berita Harian)授予年度「傑出成就獎」,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親自頒獎。

博林(Bahren Shaari)被授予傑出成就獎2018。(海峽時報圖片)
作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傑出校友,博林1984年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會計專業。回顧銀行家成長之路,他的第一步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開始。
近期,我們與校友博林(Bahren Shaari)進行了一次對話,分享他對工作、職場以及人生最重要的決定的看法與經驗。
Q1
能否分享一下您擔任新加坡銀行CEO的經歷以及您的工作日常?
博林:作為一名CEO最重要的是,清晰的戰略眼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帶領銀行的發展。還要了解外部環境,知道什麼因素會對銀行業構成影響,以及要思考如何定位自己。
這也關乎我們如何訓練員工,幫助他們適應外界變化。CEO必須要確保銀行把資源分配到正確的地方,並能很好地推動業務。
Q2
您在開啟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之前,是如何積累工作經驗或者實習經驗的?
博林:我進入職場前,其實沒有太多工作經驗。但我那時跟國大人文社科學院的同學們經常一起玩兒,從他們那裡,我學到了很多與商學院課堂完全不同的東西。
我經常看他們討論社會問題,這些都幫我擴大了視野和思維,同時也讓我對地緣政治有了興趣。
最重要的收穫是,每個人都要適應變化。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來對待所有工作,而不是把自己的技能局限在單一領域。但找到一個平衡點非常重要,如果做什麼都淺嘗輒止,也容易讓自己陷入沒有專業知識的境地。
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想成為一名好的銀行家。「做好事情,其他一切順其自然。」是我的座右銘。
我沒有職業目標,我認為過於專注目標,會降低適應力。工作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你控制不了的,而你能掌握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待人友好。

新加坡銀行CEO博林(中)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校友會(BSA)成員
Q3
在您看來,什麼時候才是跳槽的「對」的時機?
博林: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但我知道,要是因為「錢」而跳槽,這就是錯的時機。這樣做可能會破壞自己的職業,且是不可持續的。
一個人的市場價值取決於在某個平台上獲得的知識儲備和個人信譽。潛在的僱主會知道你的市場價值,要是因為薪水問題而選擇跳槽,那職業簡歷也不會很好看。
Q4
你會做點不一樣的嘗試麼?
博林: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願意多花點時間在人際關係上。過去,我過於專注工作,也因此錯過了一些機會來培養人脈。
後來,我知道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眼前的大問題,將來都會變成小問題。別在小事情上花精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也會越來越成熟,現在所煩惱的事情,以後都不會成為你的困擾。
現在回頭看,我特別想知道自己當時為什麼會對一些小事情感到沮喪。所以,別為這類小事浪費時間,要為未來投入時間。
Q5
在您看來,私人銀行業務的未來趨勢是怎樣的?
博林:我不希望銀行家的工作未來被機器取代,人具有機器無法複製的能力,比如傾聽。在私人銀行業務領域,我們要跟很多高凈值客戶打交道,要了解他們的需求,這些工作都需要通過傾聽才能有效地完成。
未來十年,人工智慧顧問會成為銀行的基本服務,但卻無法把一家銀行和另一家銀行做有效區分。要獲得比較優勢,就要全方位提升客戶體驗,這個需求會被進一步放大。
Q6
對於職場新人,您有怎樣的建議?
博林:要有學習的動力,而且要主動學習。學習能夠讓人更好地驅動自我。要讓每個人都有選擇機會,要分享計劃,要有動力,要告訴大家為什麼必須不斷嘗試新東西,但不能強迫。
此外,要學會應對外界雜音的干擾,要把雜音屏蔽掉。今天,你自己應該做什麼,太容易受到身邊同輩人影響。你要讓自己不被這些聲音所干擾,必須清楚自己要實現什麼目標。
環境會不斷變化,要學會讓自己堅定的信念隨之適應。
文章英文版首發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Outside-In
文:Jack Loo
編譯:王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