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就業寒冬已經來臨,哪個行業最危險

2019年12月1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力部發布了勞動市場的第三季裁員報告,第三季度的裁員報告指出,裁員的重災區竟然是製造業和批發貿易業!

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

近年來,全球電子業陷入低迷。除了日本的松下、全球半導體生產商瑞薩、加拿大的黑莓製造商都紛紛裁員……

在這種低迷成風的國際環境影響下,對外交流密切的新加坡也不能倖免遇難。

(圖片來源網絡)

其中製造業員工占整體裁員的23%,細分的話,被裁掉員工多來自是電子、計算機和光學產品製造業。

批發零售業也占據了21%,單是這兩個行業,就幾乎占去了裁員總數的一半份額。

(圖片來源網絡)

在裁員的背後是行業利潤的不景氣。半導體生產的下降,直接導致電子業和製造業連番跌入低谷。

批發貿易業也受到電子出口下滑的波及,裁員人數更是高達批發與零售貿易業的全部人數。

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價格戰是電子業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產家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嚴峻的市場環境,需要企業進行重組改革。於是,這種裁員風氣在行業內掀起了颶風。

(圖片來源網絡)

在我們的印象中,多數企業最簡單的裁員邏輯就是優勝劣汰。

而這次的裁員人群中,卻多是精英人士。

他們當中,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占了73%,擁有大學文憑或專業學歷的人占了71%。

看完第三季度的裁員潮,大家是不是覺得手裡的飯碗已經朝不保夕啦?

但是新加坡勞動力市場仍然具有一定的彈性,因為儘管有經濟逆風,勞動力市場仍在增長。

所以從長遠來看,我們還是要對新加坡經濟抱有信心,寒冬總會過去,暖春也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