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坡近期的
新增確診人數連日攀升
雖說一部分
是屬於境外輸入
但在這兩天
本地源頭不明的病例
出現得越來越多
截止昨天
總計確診人數達到802人
新加坡疫情時期
怎麼做最安全?
近期政府實施的
新措施里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在公共場所
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來源:moh
這是為了避免
密切接觸而導致交互感染
同樣也是為了避免
不知道自己被感染還出門社交
導致傳染別人的情況
那麼在現階段
針對政府給出的建議
有一些保護措施
個人就能完成

來源:moh
想要保護自己
首先就要「遠離他人」
也就是保持安全距離
保持距離
做起來也很簡單
只要避免肢體接觸就行了
彼此之間相隔1米

來源:moh
但是在社交場合
「避人不及」感覺也很失禮
那麼應該如何做呢?
當你想打招呼時,怎麼辦?
注意!想打招呼
不要握手

來源:moh
你可以跟人家碰碰手肘
或者隔著距離
搖搖手示意也是可以的
當你去餐館吃飯時,怎麼辦?
如果一家餐館外有人排隊
那說明生意好
但對於現在這個時期來說
擁擠就成了「大忌」
在這個時期
商家最好是可以用排隊系統
來安排顧客入店

來源:moh
如果沒有相關係統
也得安排好
店外排隊顧客彼此的空間
另外可以通過
手機支付或提前下單的方式
來避免結帳時
造成不必要的擁堵

來源:moh
當然最鼓勵的方式
還是個人自助點餐啦
無現金無接觸
又方便又快
另外現在無論餐館或食閣
都會提前區分好
可以入坐的區域

來源:moh
顧客可以根據
商家所區分的位置就坐
這裡還有一個特別提醒
根據衛生部的建議
一家人想坐一起是可以的
但要和別的群體保持距離

來源:moh
還有近期到食閣吃飯時
儘量避免用公共餐具
鼓勵自備餐具
在吃飯之前先用
消毒紙巾擦一遍桌子
當你去游泳或者健身時,怎麼辦?
可以自己帶點
濕紙巾或者清潔劑
擦一擦健身房的器材和瑜伽墊
避免參與會有
身體接觸的活動
比如格鬥之類

來源:示意圖
身體不舒服的話
就不要進行運動了哦
另外戶外活動
其實也是推薦的
跑步、騎自行車、散步都可

來源:示意圖
如果不想出門運動
室內找一些網上的健身視頻
或者用其他的
家具健身器材例如彈力帶等
也是很好的選擇
當你在散步時,怎麼辦?
現在不提倡
靠近或牽手
或其他親密動作

來源:示意圖
注意!無論何時何地
都要相隔1米
當你需要開會,怎麼辦?
其實也不僅僅是開會
現在網絡那麼方便
想找人開個視頻通話就行了

來源:moh
當然這也是
時下政府所提倡的
最好不要開面對面會議
你可以選擇在家
穿西裝短褲進行會議
也是不錯的~
當你想開辦
一個少於10人的聚會,怎麼辦?
現在開辦聚會的
首要條件是少於10人
其次就是
聚會場所的座位之間
要相隔1米

來源:紐約時報
此外入場的位置
也得放置一個體溫檢測器
並且禁止
不良健康狀況的人入內
最好現場還要
記錄參與者的信息
比如聯繫方式之類
建議參與者少接觸
當你在巴士或地鐵上,怎麼辦?
當然這個時期
最好的選擇就是「錯峰出行」
想像一下
平時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
人跟人貼著
現在機會來了
儘可能地錯開高峰
享受一下「寬敞」的感覺

來源:sohu
如果在高峰期
實在是避不開
那麼儘量不說話
閉上眼睛放放鬆是最好的
當然了
生病的話就不要選擇
公共運輸出行了
可以說現在的小坡
最倡導的就是「全民有距離」

來源:示意圖
就比如昨天
學校和幼兒園開課
也是採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
比如讓小學三年級
及以上學生的座位
安排類似考試時的單人座
而小一、小二和幼兒園學生
則是固定分組坐

來源:MOE
此外食堂里
也有指定的座位安排
也有指定的遊戲區域
可以說
小坡為了避免疫情擴散
而實施的安全距離措施
也是相當下苦心了

來源:新京報
所以為了自己和
他人的安全
近期大家還是不扎堆
相信這個時候
「距離產生健康」哦~
